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其前身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次年年初,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名抗大。1939年6月抗大移驻到华北敌后办学,在各地创建分校。1943年初,抗大重返陕北绥德,各分校也随之返回陕北。1946年2月,抗大正式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抗大办学达10年之久,总校曾辗转陕北、山西、河北等地,分校遍及陕甘宁、华北、华中等地区,抗大为中国革命培养出十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以抗大在敌后特别是在浆水办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该校的办学过程及其成效。挺进敌后,抗大面临流动办学以及生活、学习中的诸多困难。为改变困境,抗大进行了积极探索,除在方针、政策方面进行了积极调整外,加强对学员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教员的政治思想与业务能力的培养,尝试改良教学方法。抗大在敌后培养了大批的军政干部和一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时期由于办学困境对教学质量影响以及个别学员、干部思想上存在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