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语法范畴,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和看法,表达说话者对听话者做某事的态度如允许、期待等,体现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主观性;同时情态也表示中性的观察者对事态存在的客观报道。日常语言中涉及情态的话语很多,因此,情态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英语情态为研究对象,探究它的主客观区别与联系。运用模态逻辑和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考察情态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讨论情态和情态系统,同时对主客观情态进行细致地分析。论文分为四部分。首先,介绍情态研究历史,主要从情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情态研究方法等方面来介绍。情态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时期。他首先提出模态逻辑的概念。本文在探讨情态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从传统语法、模态逻辑、转换生成语法、符号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和语言研究流派对情态研究及其成果做介绍。其次,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从情态的定义,情态的分类,情态的表达和与情态相关联的概念进行阐述。总的来说,情态的实质是强调主客观问题,也就是说,情态是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句子所表达命题的主观态度和看法或表达命题所描述的情况客观真实性的语法范畴。根据Palmer的情态理论,情态被分为命题情态和事件情态两大类:命题情态关系到说话者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它包括认识情态和证据情态;事件情态则与说话者对潜在的将来时间的态度有关,包括责任情态和动态请态。在情态的表达方面,本文不仅分析被普遍接受的情态表达法——情态助动词,还讨论非情态助动词和语言表达情态的其他手段和方法。文章指出相比较与其他情态表达方式,情态动词在情态英语语法结构中处于中心位置。同时,还对情态系统范畴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气与情态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语气是情态的语法化表现。再次,文章对主客观情态进行细致分析。莱昂斯(1982)首先提出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的概念。他认为主观情态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意愿或权威而不是作为旁观者对事件存在进行报道;客观情态则是说话人对话语命题内容真实性的客观阐述。对于英语情态的意义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语言学家的回答不尽相同。文章首先通过论证英语道义情态的主客观性来论证英语情态的主客观性,主要从言者的判断和言者的意愿等方面展开论述。然后对认识情态的主客观性进行阐述,因为这两种情态是传统语言学中最基本的情态类型。最后,从句法角度来看,情态的主客观性可以通过条件句、疑问句、时态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以上这些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是如何在话语中体现的,这将有利于读者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和探讨英语的“情态世界”,以及更好的学习和使用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