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的社会中,企业早已不是一个只为谋取利益而存在的工具了。社会责任问题的愈发凸显,导致政府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用单一的经济指标与财务数据来衡量一个企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与政府的需要。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的推行,公众更需要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去评价一个企业。对于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政府更是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社会责任角度的绩效审计作为一种能够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方式,能够很好地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而一个完善、科学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指导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绩效审计,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满足国家与社会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明确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对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评价分析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否具有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目标,从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最后本文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神华2016年-2018年社会责任履行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从审计监督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在政府与社会都对企业有着更高社会责任绩效要求的当下,国有企业应当在企业中起到榜样作用。本文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提升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绩效的总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