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力量相对弱小的另一方实施的攻击。国外大量相关研究发现,中小学生间的欺负行为对行为双方,尤其是受欺负者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危害。经常受欺负不仅会导致儿童孤独、压抑、焦虑、自尊和自我评价下降等内部心理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一些外部行为问题,如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经常逃学,行为孤立、退缩,具有破坏性或攻击性。对欺负者而言,经常欺负他人会招致同伴群体的社会排斥,从而造成社交困难。长期欺负他人的儿童还可能形成攻击性人格特点,甚至导致以后的犯罪。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学校适应的内涵,以及欺负/受欺负对其学校适应及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于外国的研究结论。因此,本研究拟对学校欺负问题对儿童学校适应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跨文化研究和欺负干预工作提供研究依据和事实材料。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小学欺负发生的基本特点,不同性别、年级、欺负/受欺负地位儿童的学校行为、同伴关系、自尊、孤独、压抑、焦虑等各方面的特点,儿童欺负/受欺负频次及持续时间对儿童的学校行为、同伴关系、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用问卷法(Olwues欺负问卷、自尊问卷、焦虑量表、压抑量表、孤独量表)和社会测量法(班级戏剧、同伴提名)对827名中小学生(包括小学三、五年级和初中一、三年级)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总体而言,中小学中欺负的发生率相当高,分别有22.8%的小学生和11.9%的中学生经常或更频繁地受欺负,中小学生中欺负他人的儿童分别为9.3%和9.1%。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学期或一年内),儿童欺负/受欺负的比率是相当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儿童受欺负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欺负者的比率却保持相对稳定。另外,欺负问题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容易成为欺负者和欺负/受欺负者,未参与者中女生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 二、总体而言,不同性别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女孩相对男孩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并且行事更加胆小、羞怯。卷入学校欺负的儿童(无 论是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都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其中受欺负者 还表现出更多的社会退缩行为。不同欺负/受欺负地位儿童的攻击性受学校类型的影 响,在小学阶段,欺负者的攻击行为多,而到了初中,欺负者的攻击行为下降,而欺 负/受欺负者的攻击行为却急剧上升。 三、在中小学总体中,欺负/受欺负者被同伴拒绝的水平最高,受欺负者次之, 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儿童。处于不同欺负/受欺负地位的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没有显 著差异。儿童受欺负的次数对儿童的同伴拒绝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这种 作用基本上是通过儿童的行为来发生效用的。也就是说,经常受欺负的儿童是否受到 同伴的拒绝,被同伴拒绝的程度如何,不仅仅决定于儿童受欺负的频次,而且儿童的 行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四、总体来看,未参与儿童的自尊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受欺负者和欺负/受欺负 者,与欺负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儿童受欺负的频次、持续时间及其同伴拒绝水平影响 儿童的自尊水平,即儿童受欺负越频繁、时间越长,越被孤立,其自尊水平越低。并 且,同伴关系在学校欺负与儿童的自尊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 五、卷入欺负的儿童,无论是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相对一般儿 童存在更多的心理精神症状。具体而言,欺负/受欺负者的孤独、压抑水平最高,欺 负者和受欺负者的这些症状也很严重。受欺负者的焦虑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儿童。 而随着受欺负时间的延长,儿童的焦虑、压抑和孤独的情感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