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关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而农业经济发展的世界经验和我国农业60多年转型发展的经验均表明,农业现代化将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而有效的资金支持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所以对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然而,从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来看,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金融(或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关系这一较大的课题上,而专门研究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极少。因此,本文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现实问题的研究正好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这一空白,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本文首先对农村信用社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考察;其次,在用层次分析法与赋权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再次,在东部和中部选取相关样本,对样本县农村信用社支农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以上研究进行总结,得到相关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从我国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现代化投入的纵向比较来看,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规模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吸收存款的功能仍然强大,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发展资金。但是若以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来衡量,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信社的支农效率基本上是逐步降低的;从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横向比较来看,由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占了整个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绝大部分,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这一比例基本保持在75%左右,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地位。而且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也是一直高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第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信用社储蓄率和贷款效率的提高都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改革开放前,农村信用社更多地起到的是聚集资金的作用,而发放农业贷款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改革开放后至1992年是农村信用社的最佳发展时期,其储蓄率与储蓄投资转化率均与农业现代化成正相关关系,二者共同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199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又开始持续下降,对农业现代化造成了阻碍作用;但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一直处于相对高位,支农主力地位仍然突出。第三,从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状况的比较来看,中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的支农倾向要远强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信社,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担保方式非常单一,贷款风险普遍较高,从而导致单笔贷款金额比较小、贷款期限普遍较短,这种小规模、短期险的贷款对以机械化运作、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商业化经营为追求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还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带动作用。B县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虽然单笔金额较大,但支农用途的比例非常低,存在较严重的脱农倾向。第四,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农村信用社以后的发展中必须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提高其支农积极性和支农能力;其次,在未来的农村金融改革中必须将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作为重要内容,通过担保方式的创新降低农信社信贷风险,从而降低农业贷款利率,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最后,在商业化改革成为农信社未来发展大方向的背景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农信社在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要以发达地区农信社的发展为借鉴,在经营模式商业化的同时,还必须保留其为农户服务的本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考虑到已有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结论的可靠性难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则试图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定性定量结合法、实证规范结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而尽量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本研究的出发点是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功能进行客观评价,从中管窥提升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之途径,符合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努力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国情背景。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可供参考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相关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难免存在缺陷;第二,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没有将农村非正规合作金融纳入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