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兴建设,其载体高铁客运站的建设工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高铁站前广场作为高铁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过渡空间,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等的交汇之处,是客流换乘和集散的场所。站前广设计的好坏对客流集散系统是否能够高效运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国高铁客运站,多数采用高进低出、高架候车的方式,铁路线高架穿越站房,地平层被分隔出两个站前广场,每个广场所承担的功能有所不同。因新建高铁客运站多数地处城市边缘地带,面向城市中心的广场承担着主要的交通集散和综合配套功能,背向城市中心的广场有些因自然地理环境的阻挡成为景观广场,有些则作为带动新区城市发展成为新城市动力广场。因此,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更为综合化和多元化,每个高铁客运站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站前广场的功能构成、布局形式和基本形态、交通组织设计均有所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郑西高铁线路上新渭南站(渭南北站)相关设计项目,其中包括渭南北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渭南北火车站站前广场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绘制等,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方法。南广场于2011年3月竣工完成。 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对比解析、项目实践是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笔者乘坐高铁,沿着我国目前开通运营的几条高铁线路(津京城际高铁、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杭高铁)调研了北京南站、天津站、上海南站、长沙南站、武汉站、广州南站、深圳北站、西安北站、苏州站等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站,其中部分站前广场已经建成,多数还在施工建设中。同时,依托渭南北站站前广场设计项目,笔者调研昆山南站、华山北站、灵宝西站、三门峡南站、洛阳龙门站、渑池南站等中型过境车站站前广场。另外,对部分普通客运站进行调研,如北京西站、成都站、武昌站、西安站、南京站等。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从高铁客运站与普铁客运站前广场、不同高铁站前广场两个方向着手,进行初步总结,得出我国高铁站前广场的设计要点、功能构成特色、布局形式和基本形态要素、交通组织方式原则及未来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