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之一,然而在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空间本身却往往被忽略,认为空间形态和模式仅仅是社会、经济等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投影,空间失去了主体性。这样造成了很多弊病:对空间规律认识的匮乏,对空间与经济建设、社会间关系的模糊认识,城市规划学科在职业领域话语权的缺失等。
由希利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创的空间句法,承认空间的物质主体性,认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是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核心,并且影响了生活在其间的人类的活动,形成了城市。空间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这一开始是空间句法的基本假设,在经过大量的科学论证后,这一假设已经成为空间句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还对我们以往的很多已知的理论具有颠覆性。也正是这种颠覆性,使得该理论在国内的普及遇到了一些障碍。而在很多其他国家,空间句法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指导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本文通过对空间句法及其工具之一的轴线图模型进行研究,在尽量梳理空间句法理论的同时,也在广州市天河区进行了空间句法的实践,对交通,用地及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在证实了空间句法在中国的适用性的同时,也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增加了一个新的思考和审视我们城市的视角;一方面又反过来加深了对空间句法理论体系的认识。
另外,广州还尚未有人进行过空间句法研究,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作为广州整体空间句法研究的起点和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