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的老化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薄膜加热试验(TFOT)、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压力老化试验(PAV)及短期烘箱加热法(STOA)研究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性能,而以上试验的试验条件均是基于普通沥青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提出的,与SBS改性沥青的生产、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别,其试验条件不适用于SBS改性沥青。为此,本文依托山西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开展SBS改性沥青的室内模拟老化与工程老化相关关系的研究,以提出适用于SBS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条件,从而为评价SBS改性沥青老化性能提供参考,为沥青路面再生提供技术支持。1)通过TFOT试验对四种SBS改性沥青短期老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及抗车辙因子与沥青的老化过程有较好的规律性联系,综合考虑试验误差及试验适用性,确定以针入度为指标建立SBS改性沥青老化模型,反算SBS改性沥青室内短期老化试验条件。2)依托实体工程,对现场施工完成的混合料进行了改进后的回收试验,对比分析了回收沥青与标准老化试验后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TFOT试验条件无法较好地模拟SBS改性沥青的短期老化;以回收沥青的针入度代入SBS改性沥青老化模型反算并验证了 SBS改性沥青短期老化试验条件,结果表明180°C、9h的TFOT试验可以有效地对SBS改性沥青短期老化进行模拟。3)通过STOA试验研究了三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规律,设计了六组STOA试验并测定了其混合料回收沥青的针入度,结果表明:经150℃、4h老化后混合料的回收沥青针入度与现场老化后回收沥青针入度十分接近,推荐150℃、4h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短期烘箱老化试验条件。4)分析了沥青老化与气候分区、PCI、使用年限、路面深度的相关性,结合三组PAV试验验证了 PAV试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标准PAV试验可以模拟山西省沥青路面自然老化13、14年的针入度、软化点损失,但延度损失的模拟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