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本文旨在分析孤山川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各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潜在影响因子,利用SPOT NDVI以及地形数据,以实测站点做验证,对TRMM降水数据进行了降尺度处理,降尺度结果同实测站点的决定系数达0.863,略高于TRMM数据与实测站点的决定系数。基于15m分辨率DEM,利用组合TPI对研究区地貌类型进行了划分,得出小邻域为5个栅格,大邻域为7个栅格时,划分出的地貌类型最适合研究区的主要地貌类型,结合沟沿线数据,最终得出沟间地、沟坡地、台塬、川台地四种地貌类型。以降水数据作为权重栅格,对研究区地形湿度指数进行了计算。利用分辨率为0.38m的航摄影像提取了NDVI、MSAVI,结合实测植被覆盖度数据,用岭回归模型反演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用Moran’s I及局部Mo ran’s I指数分析出流域内植被覆盖度呈聚合分布。北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部植被覆盖度较低且破碎。中部东西向沟道中,阴坡上有植被覆盖度高值区,阴阳坡植被覆盖度高低差异明显。原因是坡向的余弦值在各个级别流域尺度上与植被覆盖度都有很强正相关,远远大于其它因子;太阳辐射在大尺度上与植被覆盖度有很强负相关性;沟坡地上的植被覆盖度要高于其它三种地貌类型。坡度同植被覆盖度在各种流域尺度下都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坡度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这与坡度较大地区的分布位置有关,在沟沿线附近坡度最大,处在沟坡地的上部,易形成径流,水分条件好。主沟道中植被覆盖度普遍较低。主沟道虽然地形湿度指数较高,但是由于该区域的降水将近80%以暴雨形式出现,加重了土壤侵蚀,而少量降水很难通过地表径流汇集于主沟道,加之主沟道土地利用类型为居民地、道路、工矿用地等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较高,导致该区域植被覆盖度普遍较低。在地势平缓的台塬地区也有相似的分布趋势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