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透邪退热功用与其用量、配伍及机体状态关系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egna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方-效-证的密切关联性和内在统一性是方剂学乃至中医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方药配伍的效应原理是方剂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方药功用的发挥直接涉及到中药用量、药味配伍、剂型选择、服用方法及主治病证等方面。本课题以“药-方-效-证的密切关联”为问题背景,以常用中药柴胡的透邪退热作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柴胡对热证模型动物的影响,寻找柴胡透邪退热作用的量效关系;以此研究为基础,比较柴胡-黄芩、柴胡-川芎、柴胡-黄芪三组药对的透邪退热作用;比较观察柴胡对不同状态模型动物体温的影响以论证柴胡的退热效用与机体状态有关;最后还探查了柴胡及柴胡-黄芩退热作用机制,以期从实验角度论证中医药-方-效-证的关系。研究一发热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雄性SD大鼠,220-250g,24只;雄性昆明小鼠,23-25g,20只。于25℃室温下适应性饲养3-5d,于第4、5d每日测肛温两次,连续2d单次肛温小鼠超过38℃、大鼠超过39℃或两次肛温波动超过0.5℃的动物剔除不用,取两次肛温的平均值作为基础肛温,将符合条件的大鼠随即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组共三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给药各组小、大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80ug/kg),诱发小大鼠发热;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的同时,给药组大鼠给予柴胡水煎液7.29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即按人用量每天9g生药的9倍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将符合条件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合模型组二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组小大鼠腹腔注射LPS(80ug/kg),诱发小大鼠发热。大鼠分别于灌胃后0min、60min、120min、210min、270min、330min测肛温,小鼠于O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240min、330min测肛温,分别绘制各组平均肛温的变化曲线,观测肛温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肛温显著升高,观察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肛温明显下降,其中60min、120min、210min、270min、330min时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肛温明显升高,其中在60min、180min、330min时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腹腔注射80μg/kg的LPS均可明显引起大鼠和小鼠的体温升高,且其发热持续时间均较长,可用于退热药物作用的观察;实验剂量的柴胡水提液对腹腔注射80μg/kg剂量的LPS引起的大鼠发热模型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且其降温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研究二柴胡不同剂量解热作用的比较方法:体重为20-25g的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5d,于第6、7d每日测体温(肛温)两次,取体温合格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发热模型组、柴胡小-1、小-2、中-1、中-2、大-1、大-2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实验前6h禁食不禁水。模型组和给药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80ug/kg),诱发小鼠发热;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的同时,各不同剂量中药组小鼠分别给予柴胡水煎液0.38g、1.13g、4.54g、6.80g、10.20g、13.60g/kg(按体表面积计算,即按人用量每天9g生药的1/3、1、4、6、9、12倍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灌胃后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330min测肛温。绘制各组平均肛温曲线,观测肛温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小鼠在造模后30min时肛温出现一过性升高,而后呈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且波动不大;模型组小鼠于腹腔注射后60-330min,肛温显著升高,并于60min出现明显的发热峰值;与模型组相比,柴胡中-1剂量组小鼠肛温于注射后30min即显示不同程度降低,并在120-330min时间内降低比较明显;柴胡大-1剂量组小鼠肛温于注射后各时间点的肛温均见明显降低,并持续到330min;柴胡大-2剂量组动物肛温于注射后120min始现降低,持续到330min。结论:柴胡的透邪退热作用与其用量有关,其退热效用最佳剂量即相当于人常用量的9倍,此与临床柴胡用于透邪退热时的用量经验基本相符。研究三柴胡不同配伍的解热效应比较方法:体重为20-25g的雄性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5d,于第6、7d每日测肛温两次,取肛温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发热模型组、柴芩组、柴芎组和柴芪组,每组12只。实验前6h禁食不禁水。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80ug/kg);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的同时各中药组给予相应中药灌胃(17.85g生药/kg),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灌胃后0min、60min、120min、180min、210min、330min测肛温,绘制各组动物平均肛温曲线,观测肛温变化。结果:正常组动物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30-60min肛温出现一过性升高,之后体温呈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且波动不大。模型组动物各观察点的肛温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于60min时呈现发热峰,之后的各点肛温均较正常组高。给药各组中,柴芩组动物在腹腔注射后30min时出现一过性肛温升高后即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之后波动不大,各观察点的肛温均较模型组显著性降低;柴芪组和柴芎组动物的肛温在腹腔注射后30min至60min出现明显的升高,之后稍有下降,其各点肛温均较模型组升高。结论:柴-芩药对对LPS诱发的小鼠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柴-芪和柴-芎药对对该模型没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柴胡的透邪退热作用与其配伍密切相关。研究四柴胡对不同机能状态下小鼠体温的影响方法:体重为20-25的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5d,于第6、7d每日测肛温两次,取肛温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柴胡组、正常柴芩组、模型柴胡组、模型柴芩组,每组12只。实验前6h禁食不禁水。模型组、模柴胡组和模柴芩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LPS (80ug/kg),诱发动物发热;正常组、正常柴胡组、正常柴芩组小鼠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柴胡组和模型柴胡组小鼠腹腔注射后立即给予柴胡水煎液(10.20g生药/kg剂量)灌胃,正常柴芩组和模型柴芩组小鼠给予柴-芩水煎液(17.85g生药/kg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ml/100g体重灌予蒸馏水。分别于灌胃后0min、60min、120min、180min、210min、330min测各组小鼠肛温,绘制各组平均肛温曲线,观察肛温变化情况。结果:(1)正常组动物在灌胃后30min时肛温出现一过性升高,30-60min体温平缓下降,60-120min肛温出现一个平台期,120-330min肛温平缓下降至正常水平;给药组动物中,灌胃后,与正常组比,正常柴芩组小鼠肛温明显下降,30min时出现第一个低温峰值,30-120min,肛温有所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组动物肛温,而后缓慢下降,至180min时,出现第二个低温峰值,至240min时,肛温变化值与正常组相当,240-330min,肛温再一次降低,出现第三次低温峰值;正常柴芩组小鼠肛温,0-240min明显降低,240-330肛温出现升高趋势,且肛温变化值高于正常组小鼠。(2)正常组动物在灌胃后30min时肛温出现一过性升高,而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肛温在30-240min均显著升高,并于60min出现明显的发热峰值。与模型组相比,模型柴胡组大鼠肛温下降较明显,并与60和330min出现两个明显的低温峰值;模型柴芩组大鼠肛温下降,但其变化值曲线始终处在模型柴胡组的上方,不及模型柴胡组明显。结论:柴胡及柴胡-黄芩配伍对正常大鼠和热证模型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温或退热作用,但降温作用各有特点。结果提示,柴胡及柴胡-黄芩配伍的透邪退热效用与其作用对象的状态有关。研究五柴胡及柴胡-黄芩配伍退热机制的部分探查方法:取符合条件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组、柴芩组,每组10只。实验前6h禁食不禁水。腹腔注射LPS的同时柴胡组按7.29g生药/kg剂量灌胃,柴芩组按12.76g生药/kg剂量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于灌胃后0min、60min、120min、180min测定各组大鼠的肛温。各组大鼠于灌胃后210min时断头取血2ml,于4℃下3000r/min离心,取上层血清,放入-80℃冰箱;按脑图谱以灰结节和视交叉的中点为界定部位,取大鼠下丘脑组织迅速置液氮中速冻固定,20min后放入-80℃冰箱,待测。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腹腔注射LPS后60-180min期间的肛温均呈升高,且于60min和180min时出现明显的发热峰值;较之于模型组,柴芩组和柴胡组动物腹腔注射LPS后60-180min期间的肛温均明显降低;较之于单味柴胡组,柴芩组动物在腹腔注射LPS 60min后的肛温降低更加明显。(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L-6含量无明显差异,TNF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下丘脑PGE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83), AVP和cAMP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组和柴芩组大鼠外周血中IL-6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TNF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大鼠下丘脑cAMP均未见明显变化,PGE2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 AV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LPS诱导的大鼠发热主要涉及中枢调节机制,涉及中枢多种致热调质(正负调质)的综合作用。柴胡的退热作用可能主要与降低下丘脑中PGE2有关,柴-芩药对的退热作用可能与降低脑内PGE2含量和升高脑内AVP含量有关,提示两者在退热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本课题从实验角度,考察了柴胡剂量、配伍和适应证对其退热功用的影响,发现柴胡退热作用与其用量、配伍及作用对象有关。该研究为论证中医药-方-证-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定的现代依据,为认识中医临床上柴胡运用经验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其他文献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造血系统髓系原始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其进展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
1984年秋的一天,一位身着廉价西服的黄皮肤人自信地应邀走进联合国大楼,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AT微机上插进五笔字型软件.操作员信手轻弹,眨眼间,一行又一行方块字飞快地跃上
期刊
摘要以常用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为对照研究了纳他霉素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毒力以及防腐保鲜效果。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抑菌液对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以确定其抑制毒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段塌陷区悬空管道的受力特点,建立考虑管道轴向载荷和地基塑性变形的悬空管道受力的弹塑性地基模型,推导悬空管道受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并利用Visual Basic计算机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运动皮层区保护性放疗计划,评价运动皮层区受照射剂量与功能的相关性,对运动区功能保护进行量化评估,进
目的避免或减轻放射性皮炎症状。方法将120例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 复方芦荟制剂治疗,对照组用依剂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3%,对照组85.0
少儿图书馆利用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呈现出反复性、关联性、主体性、多元性的新特点,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应积极培养读者群体,唤醒和提高少儿读者及家长的少儿图书馆意识,打造图书馆
明代画院因为画家分散,即使有所活动,也不如两宋时集中,加之明清以来的文人画家对明代院体画作的评价有扬有抑,还有些人出于门户宗派之见,故持论不够公允。现本文从画史的角
土壤微生物是整个生态系统养分和能源循环的关键和动力。土壤的生物多样性比陆地上其他任何生态系统都要丰富,这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导致了对其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难以预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