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通过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分属不同中医证型(虚证、实证)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肺功能的影响,以评估其临床疗效,进而评价穴位贴敷对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针灸科行穴位贴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选取中医辨证属虚证和实证的患者各60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于夏季初伏、中伏、末伏的头一天采用中药贴敷大椎、天突、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等穴,初次贴敷20~40分钟,以后可根据患者皮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贴敷时间,每年贴3次,疗程为2年。观察期间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在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6分钟步行试验、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估穴位贴敷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及其针对性。结果:1.自身对比:(1)临床症候积分:贴敷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贴敷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虚证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贴敷1年后比较,虚证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6分钟步行实验:贴敷治疗后,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均见明显升高。贴敷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虚证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证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贴敷1年后比较,虚证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证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肺功能:贴敷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贴敷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虚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证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贴敷1年后比较,虚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证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跟治疗前比较,虚证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实证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组间对比:(1)临床症候积分: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贴敷1年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2)6分钟步行实验:治疗前两组组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贴敷1年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3)肺功能: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贴敷1年后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贴敷2年后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3.贴敷治疗两年后,虚证组总有效率为86.67%;实证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4.安全性评估:120例受试者在贴敷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分属不同证型(虚证、实证)上,均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并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临床症候积分、6分钟步行实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总有效率方面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穴位贴敷对虚证组针对性更好。贴敷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易于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