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再利用——中水回用工程,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使中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大多采用的工艺为石灰软化处理。此方法会产生大量排泥,如果能对这些排泥加以回收利用,可达到废物再利用、减少初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和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水处理后的污泥回用到湿法脱硫的可行性,分别针对中水污泥和石灰石的成分、粒度、微观结构、反应活性等理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和比较。发现污泥纯度基本保持在80-85%,但含一定量的有机物、Al、Fe、Si等杂质,并且污泥粒度大,反应活性低,不能完全代替石灰石脱硫。在实验室的静态实验中,用NaHSO3代替烟气中的SO2模拟湿法脱硫工艺,通过对反应后浆液的沉降性能、粒度、脱水时间,石膏微观结构等测量比较,确定最佳实验室静态实验的时间为8小时。在此反应时间下,进行污泥掺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的掺配比达到30%以上时,浆液和石膏的品质会明显降低。起泡、消泡实验表明,当污泥的掺配比例达到20%以上时,浆液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起泡现象,投加消泡剂对起泡现象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无法完全消除泡沫。综合考虑运行稳定和成本的因素,建议动态实验中污泥的掺配比不超过20%。本文以静态实验结论为基础,还论述了污泥回用于湿法脱硫的动态实验,考察了10%、20%、30%三个梯度掺配比对脱硫系统运行的影响,以24小时为实验周期,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通过补充混合浆液基本能维持塔内浆液pH的稳定,脱硫效率达到标准,浆液密度逐渐上升。消泡剂性能再次筛选实验表明,821型消泡剂的消泡效果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