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及短稳杆菌防治效果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wujduu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作为一种重大农业类害虫,具有迁飞距离远、寄主范围广、暴食为害重等特点。草地贪夜蛾最早发生于美洲地区,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以来,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探索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田间为害特性以及气候适应性,本文监测了湖北省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各世代自然种群动态、分析其田间扩散规律,同时分析降雨、高温等环境因子对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的影响,并探索生物农药(短稳杆菌)对该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湖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试验结果如下:1、草地贪夜蛾自然种群发生规律分析:在湖北省荆州地区和新洲地区试验基地进行草地贪夜蛾田间自然种群的发生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发现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发生代数可达到4~6代。自6月中下旬开始,在田间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持续到11月中下旬。比较荆州地区不同月份的草地贪夜蛾幼虫量发现,幼虫量7月份>9月份>8月份>10月份,田间3个虫量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14日(51.08头/百株)、7月17日(48.17头/百株)、9月25日(44.5头/百株);新州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量:9月份>8月份>7月份>10月份>11月,其中3个虫量高峰分别在7月25日(43.6头/百株)、9月6日(25.73头/百株)、9月30日(35.33头/百株)。同时分析草地贪夜蛾在川单青贮一号、万糯2000、金单485、双蜜、金中玉、郑单958等6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为害情况,综合荆州和新洲两个地区的实验结果,草地贪夜蛾在以上玉米品种上的发生量差异不显著。2、草地贪夜蛾田间扩散规律分析: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转移扩散试验。当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密度在每株10~200头时,幼虫转株率在8.00~31.40%。整体转株率随幼虫密度增加而降低。幼虫平均最大扩散距离为2.29~3.53 m,呈现随幼虫密度增加而扩散距离增大的趋势。分析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扩散规律发现,转株扩散多发生在幼虫2~4龄期,占田间转株幼虫的85.00%以上;且不同龄期的幼虫转移量为3龄>2龄>4龄。1~2龄幼虫的转移主要是借助风力被动转移,3龄以后向周围植株则是自主爬行扩散。随着龄期增加,幼虫的爬行能力加强,其转移的距离也增加。将草地贪夜蛾幼虫扩散方向与风向结合分析后发现,当风向以东风和东南风为主时,75.00%的幼虫在田间从东向西扩散,这说明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转移扩散方向和风向有一定关系。3、环境因子对草地贪夜蛾发育存活的影响:1)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及存活试验:不同接虫日期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为7月(15.8 d)<9月(16.9 d)<6月(18.1 d),调查期间的平均温度为7月(31.09℃)>6月(28.95℃)>8月(28.83℃)。以上结果表明幼虫的田间发育历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时其发育历期缩短,反之,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则相应延长。降雨是影响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自然存活率的关键因素,高龄幼虫对于降雨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2)不同土壤含水量下草地贪夜蛾化蛹和羽化试验: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入土化蛹率和羽化出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为20.00~40.00%时草地贪夜蛾入土化蛹率以及羽化出土率均能达到90.00%以上;当土壤含水量超过60.00%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其幼虫死亡率增大,并且幼虫入土的深度也随之降低;100.00%湿度的条件下,老熟幼虫的入土的深度小于1 cm且很难存活。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成虫寿命无明显差异。4、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通过短稳杆菌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活性及解毒酶活力的测定发现,在室内用100亿孢子/m L短稳杆菌处理草地贪夜蛾幼虫72 h后,1龄、2龄和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55%、94.92%和78.33%。在玉米田喷施产品推荐剂量1000倍液与800倍液处理下,7 d后草地贪夜蛾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效分别为93.45%和93.78%,均高于苦参碱,而与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性差异。经短稳杆菌亚致死浓度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的GST和Car E活性被抑制。通过以上结果可知,短稳杆菌在室内试验中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在田间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控草地贪夜蛾。
其他文献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具有杂食性、暴食性特征的迁飞性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玉米安全生产。当前草地贪夜蛾防控主要以施用化学杀虫剂为主,但国内外有研究报道草地贪夜蛾已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且抗药性水平呈上升趋势。茚虫威(Indoxacarb)是一种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噁二嗪类杀虫剂,在鳞翅目昆虫体内易活化,是防治鳞翅目害虫的理想药剂。自201
学位
再生稻作为一种轻简化的种植方式被广泛提倡,但其最佳的栽培模式尚无统一定论。近些年研究者多从单一栽培措施的角度研究再生稻的生理形态和产量的变化,但并没集成一个最优模式来综合分析其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于2020-2021年在湖北省花桥镇蓝杰村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两个常规栽培模式:CK1(冬闲+人工插秧+平衡施肥+常规灌溉+20 cm留茬+头季秸秆不还田)、CK2(冬闲+机插秧+平衡施肥
学位
菘蓝(Isatis indigotica,2n=14,II)属于芸薹科(Brassicaceae)菘蓝族(Isatideae)植物,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药用植物,花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他人通过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AACC)与菘蓝的体细胞杂种(2n=52,AACCII)与华双3号父本连续回交及选育,构建了全套的单体异附加系(MAALs,2n=39,AACC+1Ia-g
学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虽被确立为特别法人,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成员权制度、组织结构制度、财产制度等,以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没有像公司法人那样有序且有效的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的落实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阻碍。鉴于此,本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殊性为根本考量,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以及该制度的构建和实现进行研究,以期为这一制度的切实
学位
由稻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oryzae)引起的水稻胡麻叶斑病(Rice brown spot disease)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目前该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包含: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抗性品种应用等。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栽培条件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农事管理日趋简约化,抗病品种选育及应用显然是一个更为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水稻品种资源对胡
学位
吡唑醚菌酯杀菌谱广,自上市以来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毒性极高,对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威胁,这极大限制了其在水田中的使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农药在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降低对非靶标生物毒性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拟制备吡唑醚菌酯纳米控释剂(Pyr@MSN-Pec),以斑马鱼为供试生物,评价纳米控释剂的安全性,以期在保证吡唑醚菌酯生物活
学位
化学成分单体的分离及其活性研究是天然药物研究的一大热点。从中药化学组分入手分离出很多单体化合物,但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分子并不多,更多临床应用的还是中药制剂。但是,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对于新药创制以及挖掘中药作用机理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Gilg.),亦称三叶青,在浙江、福建一带民间应用广泛。前人对三叶青活性研究多集中于混合物的活性研究
学位
为了应对网络社会犯罪风险,2015年刑法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自设立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本罪的司法适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导致了本罪可罚性标准泛化、司法适用标准不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在规制网络新型犯罪上无疑可以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但是其在法律适用上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争议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本文首先对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进行现实考察,可以看出网络帮助行为具有
学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源自美洲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入侵我国云南省后迅速在全国蔓延,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化学防治是防控害虫的主要措施,但由于药剂的不合理使用,致使草地贪夜蛾对多个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四氯虫酰胺是一种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多种害虫,被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2021年已报道我国草地贪
学位
烟草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近两年在湖北西北部烟区发生大面积的烟草炭疽病,严重降低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湖北恩施、宜昌等烟区烟草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烟草炭疽病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并探索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F85对烟草炭疽病的生防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湖北恩施、宜昌等地的9个种植区采集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