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和观察喉鳞状细胞癌中MIF、GSK-3β的表达情况,分析MIF、GSK-3β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两者与喉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为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喉癌患者疾病进展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1.自2017年4月始至2018年7月止,收集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3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有对应的相邻的癌旁组织(距离肿瘤切缘至少0.5cm),并取10例非喉癌患者的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比。2.全部标本均通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粘膜中MIF、GSK-3β的表达。3.收集患者的同期临床资料,分析喉鳞状细胞癌中MIF和GSK-3β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MIF与GSK-3β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MIF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旁组织和喉正常粘膜中表达,MIF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3.33%)分别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为40.00%)和正常粘膜(阳性率为20.00%),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癌旁组织与正常粘膜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2.MIF在喉鳞癌组织中,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6),MIF在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组,在中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MIF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MIF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9);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及饮酒史对MIF的表达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GSK-3β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旁组织和喉正常粘膜组织中表达,GSK-3β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0.00%)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为13.33%)及正常喉粘膜组织(阳性率为20.00%),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粘膜之间GSK-3β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4.GSK-3β在喉鳞癌组织中,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1),低分化组中GSK-3β的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组,在中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GSK-3β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0);淋巴结转移组GSK-3β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及饮酒史对GSK-3β的表达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喉鳞癌中,MIF、GSK-3β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92,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1.MIF、GSK-3β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提示MIF、GSK-3β可能在喉鳞癌中发挥促进癌基因增殖的作用,提示MIF、GSK-3β可能是诊断喉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2.MIF、GSK-3β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提示MIF、GSK-3β的高表达与喉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3.MIF和GSK-3β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F可能正性调控GSK-3β的表达。4.MIF、GSK-3β可作为喉癌的潜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可作为喉癌的诊疗、疾病进展的监控和预后观测的参考指标,为逆转喉癌的发生和基因靶向药物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