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机体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组织成分抗体为显著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研究发现:SLE患者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升高,并与提示疾病活动度的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本身不伴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在经过干扰素治疗后会出现抗核抗体或SLE综合症;SLE患者具有特异的干扰素标签现象。这些证据均证实了干扰素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并且可以将干扰素通路的异常激活作为SLE患者的一个主要分子表型。而干扰素调节因子(IRF)是一类能对干扰素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多功能转录因子,并且因为IRF7能够对干扰素反应的所有过程进行调控,故而也被认为是依赖于Ⅰ型干扰素的免疫反应中重要的调节者。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切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被公认为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性,而这中间研究较多的是IRF5以及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4(STAT4)。但是基于SLE是一种多病因的异质性疾病,故而这些已在一部分种族中被认定的疾病易感基因仍在其他人群中被不断地验证。本研究将探讨IRF7基因及STAT4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测定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RF7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作相关性分析。利用基因片段直接测序的方法筛选IRF7基因中频率较高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进行大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运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DNA中STAT4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并作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IRF7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P=0.0118),且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提示疾病活动的相关指标SLEDAI积分均呈正相关(P值依次为0.0044、0.0004和0.0105)。IRF7基因中有3个频率>5%的SNP位点(rs10902179、rs34469296和rs1061501),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并未显示这3个SNP在患者和正常对照间存在差异,而且即使其中2个SNP(rs34469296和rs10902179)能够构成一个单倍型,也未能关联到疾病的发生。然而对于STAT4基因,所验证的3个SNP均与疾病有显著关联[rs11889341:P=0.01202,OR(95%可信区间)=1.22(1.044-1.424);rs7574865:P=0.003454,OR(95%可信区间)=1.25(1.076-1.451);rs8179673:P=0.004275,OR(95%可信区间)=1.274(1.079-1.505)],且由它们构成的单倍型在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也有显著差异。研究提示:对于IRF7基因,虽然表达的增高可能促使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从而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但IRF7在遗传学上与疾病相关的证据仍不充分,故而认定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仍为时过早;对于STAT4基因,rs11889341、rs7574865和rs8179673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发病有关联,且STAT4是一个多种族均存在的疾病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