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集,并有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经,全区域(除该省西部山地高原地区)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为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省是我国两大主要商品粮基地的所在地,但是其农业经济并不发达,多是依赖传统农业技术精耕细作进行农业活动。虽然目前有些地区使用了机械播种和收割,但对于省中西部的山区并不适用,仍然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等全国著名的贫困州、市,同时也有依靠工业、现代技术发展起来的全国特大城市武汉、较为发达的宜昌等副省会城市,这样就形成了湖北省较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成熟,使得农业生产可以依靠农业信息技术掌握田间作物和生长环境的各项指标,将农业机械化设备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按照接收到的作物信息作出适当的反应得以实现,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被称为精准农业。换言之,精准农业的生产方式就是要将高新科技融入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在不破坏原有农业生产环境的前提下,维持并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更少的劳动力投入获得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正因为精准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要求对农作物生长环境有精准的控制和对农作物生长状况有准确的把握,还要求对农产品市场有初步的评估,才能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三方面的平衡发展。因此,基于湖北省农业发展状况和精准农业的优势,本文以湖北省为空间范围,以当前时代为时间范围,在对推广精准农业进行可行性、必要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推广应用的路径,这不仅可以为湖北省推行农村、农业精准化提供一定的改革依据,也可以给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湖北省农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湖北省农业发展的精准农业之路,本文将分为七个部分对该论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对湖北省发展精准农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在选题意义和目标部分阐述了该省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在该部分对本文参考文献中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国内外精准农业发展情况和各国的精准农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精准农业方面的研究都主要侧重于对技术方面的研究,因而应当加强对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部分是发展精准农业的相关理论。本章将从理论上说明推广精准农业的科学性,精准农业的推广既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是精准农业及其相关概念。精准农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农学还包括自然科学、化学等学科,本章通过整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精准农业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同时还对绿色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等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适当解释,从侧面表明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部分是湖北省精准农业发展现状及评价。本章通过对反应湖北省精准农业发展水平的数据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发现湖北省精准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是湖北省发展精准农业道路多样化的现实要求,同时还发现湖北省发展精准农业的农业信息技术并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第五部分是其他国家的精准农业发展经验借鉴。介绍了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建立在高度经济发展水平或高精准农业技术条件下的精准农业路径,和巴西等建立在较低经济水平和农业技术条件下的精准农业发展路径,发现美国由于起步较早在精准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领先趋势,其国土广阔,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同个维度范围,农业自然条件有很大的相似性,其精准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有可借鉴性;以色列国土狭小、农业生产自然环境恶劣,因而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顶尖行列值得我国学习;越南地处我国南部并和我国接壤,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该国精准农业的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果,也是值得我们甄别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第六部分是湖北省精准农业的路径选择。本章是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是落脚点,通过前面六章的介绍与阐述,结合湖北省经济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程度,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精准农业发展路径,提出湖北省可以选择一条由政府牵头根据各地方的情况有针对性的为该省农业生产提供广泛、有效的农业政策、人才和资金完善基础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然后结合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民针对各自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最后吸引传统农民加入的一条具有多样化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第七部分是全文总结。该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精准农业是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精准农业发展要注重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第三,湖北省精准农业发展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