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庄著作和巴利佛经的产生及具体形成时期属于同一个时代,两种文献的语言有着同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然而,迄今为止,汉语与巴利语的系统比较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们以为两种文献中富于文化哲学内涵的词更容易充分地反映语言内涵层面的某种对应性。本文以此为立足点进行了细致而系统的比较,详尽地分析了它们的语言和文化意蕴,力图在这个领域有所开拓。本文共有九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了老庄著作和巴利佛经的可比性、文化哲学词比较的意义和比较的方略以及关于本文研究起点。第一章到第七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就老庄著作和《长尼迦耶》中七组重要的文化哲学词进行语言及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第一章详述了“道”这个词与巴利语词干“magga”可直接对应的5种用法,即:“人所行走的道路”、“中途/半途”、“途径/方法”、“大道”和“学说/学术”。研究显示,两者在词义、词义引申和演变等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并在与“magga”一词的对比中探寻到在构字理据层面“道”具有“寻求”的意蕴。第二章详述了“天”这个词与巴利语“deva”以及其它同源词干直接对应的7种用法,即:“主宰者/上天”、“天子”、“对他人的尊称”、“姓名”、“白天”、“日”和“天空”。研究发现,老庄之“天”有时意指超自然的现象,与“地”对立,且两者相互渗透,蕴涵着更深邃的哲学范畴。文章通过比较《老子》的不同版本,提出了“天”偶尔具有“大”的含义。“天”之“大”义有助于理解“天象”的内涵,而“天象”是能够与“大道”相对应的概念。第三章详述了“圣”这个词与巴利语词干“araha”、“arahanta”直接对应的3种用法,即:“听闻”、“儒、墨两家的‘圣’”和“道家的‘圣’”。文章通过跟词干“arahanta”的对比,指出“圣”一词具有“明智”这一深层内涵,同时还揭示了“圣”这个词在老庄著作中的多种用义。“圣”能够包容对立的意义,因而可以认为在古代词义训释中呈现反训现象。第四章详述了“法”这个词与巴利语“dhamma”以及其同源词干直接对应的9种用法,即:“刑法”、“废”、“法规”、“标准”、“效法”、“方法”、“大道”、“规律”和“礼法”。文章以巴利语词根“dhara”的本义——“禁”为参照,从“刑法”这一概念揭示了汉语中的“法”中存有“禁”的意蕴并被包含在“去”的内涵中。第五章详述了“善”这个词与巴利语“kusala”以及其同源词干直接对应的8种用法,即:“好/美好”、“善行”、“完善”、“完善的人”、“善道”、“好处”、“善于/能/会”和“姓”。文章讨论了老庄著作中的“善”和《长尼迦耶》中“kusala”的同中之异,并以巴利语“kusa”为参照,讨论了“善”起源于“吉祥”之义的深层逻辑思维内涵。第六章详述了“物”这个词与巴利语词干“loka”、“ullokaka”直接对应的5种用法,即:“看”、“万物”、“外物”、“人”和“昆虫/动物”。文章论证了“物”的“万物”和巴利语“loka”的“世”在词面意义上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实际意义却有着普遍的一致性。依据巴利语词干“loka”中“看”的意义,指出汉语“勿”和“物”的内在联系,以及“勿”在构字理据层面具有“相土色”的意蕴。从而得出结论:中、印文化中的“万物”及“世”的概念起源于“观察”物体现象,此为“勿”和“loka”的重要内涵。第七章详述了“德”这个词与巴利语词干“guna”直接对应的6种用法,即:“品德”、“德性”、“本质”、“恩德”、“美德”和“界限”。文章通过分析巴利语词根“guna”的本义以及汉语“德”字的造字意图,揭示出在中、印文化中两者都可以“行走”比喻“行为”,从而进入道德观的范畴,发现它们同样具备“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文化内涵。第八章通过前七章的分析、比较、研究,总结出富于上古文化内涵是老庄和巴利文献重点文化哲学词的共性,但老庄著作中的重点文化哲学词的内涵包容度更大。文章最后论证了老庄和巴利著作中文化哲学词在用法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对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