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此期间,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又将我国的金融市场推向了另一个高度。作为金融市场分支的保险市场,自加入世贸之后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保费收入和覆盖率逐年攀升。保险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越来越强。从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来看,两者联动的方式比较多样化,从融资角度看比较常见的有保险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或者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等。相比之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制度,其提供的投资和融资机制更加具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保险公司投资资金渠道的放宽和本身企业财务的改善需要,资产证券化引入保险行业已经是大势所趋。所以,本文就如何在中国保险行业特定的国情之下引入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制度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对一般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和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此基础研究之上,具体针对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证券化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其中,主要包括两大类:保单质押贷款证券化和寿险保单证券化。接下来,基于财务视角,针对我国保险业引入保险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主要财务制度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或可行的解决建议。在这一章节中,主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相关制度规定,结合我国自身国情进行类比分析。最后,针对引入保险资产证券化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对或可选择的证券化方案进行了设计和探索。论文的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对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进行叙述,并且诠释了保险资产证券化给保险公司带来的经济意义。本章节是全文的理论基石,贯穿始终。首先,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概念做出定义,同时衍生出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接下来,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如特征和运行机制等。最后,从发起人和投资人的角度,笔者通过模拟案例诠释了保险资产证券化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第二章,具体针对保险公司的资产部分进行证券化的研究。在此笔者将保险资产证券化分为三类:保险增量资产证券化、保险投资证券化和保险存量资产证券化。鉴于国内外对保险增量资产证券化即保险公司上市融资部分研究较多,本文在此仅研究后两者。保险投资证券化很好的诠释了保险公司承保和投资业务之间的关系,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直接体现。保险存量资产证券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其原理同一般的资产证券化是大致相同,即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的但是未来现金流又比较稳定和可预期的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组合成资产池,以此为支撑发行证券,达到融资目的的过程。因此,找出适合保险公司证券化的资产是关键所在。从保险公司经营的特点来看,笔者认为保单质押贷款和寿险保单均符合证券化资产的理想特征,即违约率低,现金流稳定等特点。第三章,为我国保险公司引入资产证券化所做的相关铺垫,主要是对相关财务制度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即会计和税收制度层面。会计层面,笔者从确认、计量和合并三个方面来解析我国目前证券化会计处理的现状和问题。税收层面,从发起人、SPV和投资人三个角度来解析不同的税收政策对三者的影响。此章节采用了类比分析的方法,即通过国外成功的会计、税收处理规范分析和经验分析,对应地分析我国目前现状和面临的障碍,并提出相关解决意见。第四章,如何将资产证券化引入我国的保险市场。首先,笔者对引入此项创新制度作出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此前提下,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即离岸SPY模式和准表外SPV模式。同时,对我国保险公司可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道路进行了探索,包括前文提到了保单质押贷款证券化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最后,笔者对我国引入保险资产证券化需要完善的各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创新在于:其一,本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纵观国内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多数文章将重点倾向于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高速公路收费权益证券化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保险资产证券化研究非常少。保险行业方面,风险证券化即负债证券化的研究文章比较多,对保险资产类的证券化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其二,选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将之运用到我国保险市场。通过文章最后二章的分析,得出了相关指导性的实施意见,对我国以后发展保险资产证券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存在的不足:文中多为定性分析,缺乏专业的分析工具进行定量分析,未能充分体现处理的影响力度。另外,本文模拟的财务案例较为简单,不够具体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