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待宰肉牛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所含白细胞抗菌肽进行简单的粗提取,并对抗菌肽粗体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和比较,为其作为生物防腐剂用于肉类保藏的应用打下了一个基础。本试验共分三个系列。系列Ⅰ肉牛血液中白细胞抗菌肽的粗提取及提取工艺的优化比较1、收集待宰肉牛新鲜抗凝血,过滤除去血液收集过程中可能进入的牛毛等杂物。血液一分为三,其中一份于37℃水浴静置,使抗凝血液自然分层,后除去部分红细胞和血浆,再进行4℃低温离心;另一份直接离心,去除离心分离出的大部分血浆和红细胞。二者均余留了中间层白细胞和上下各一部分的少量血浆和红细胞。在上述余留血液中加入0.83%的氯化铵溶液裂解红细胞,直至染色镜检无完整红细胞,低温离心,收集沉淀即得到白细胞沉淀。第三份直接加入0.83%的氯化铵溶液裂解红细胞,直至染色镜检无完整红细胞,低温离心,收集沉淀即得到白细胞沉淀。将所得到白细胞一分为三,用超声破碎、料理机研磨破碎和均质机均质破碎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破碎处理,直至染色镜检无完整细胞。低温高速离心,超声破碎的一组白细胞收集离心所得到的沉淀物,将沉淀物加入到10%的醋酸溶液中,搅拌使成为细胞颗粒的醋酸悬浮液,锡箔封口,4℃下搅拌过夜,萃取抗菌肽。机械破碎的两组白细胞溶液为10%的醋酸,故而可以高速离心后,收集上清液直接锡箔封口,4℃下萃取过夜。萃取所得的抗菌肽溶液分别低温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置于圆底烧瓶中,55℃水浴,用旋转蒸发仪除去醋酸和部分水分。再进行低温高速离心,收集上清,置于平皿中,﹣20℃冷冻过夜,而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用0.01%醋酸溶液溶解即为抗菌肽的粗提物。结果表明:机械破碎所得到的抗菌肽粗提物较超声破碎所得到的抗菌肽粗提物产量高。2、传统工艺是将抗凝血过滤后直接加入0.83%氯化铵溶液裂解红细胞,至染色镜检无完整红细胞为止,离心收集白细胞。1中所述为改良后的两种工艺。首先,初始的自然沉降和离心步骤都是为了去除血浆和绝大部分的红细胞使其与白细胞分离各自分层。尽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白细胞,如果将血浆和红细胞层也进一步处理的话,这个旨在从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抗菌肽的经济生存能力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血浆有变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力,如血清和血蛋白,包括血清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铁传递蛋白、抗体和胰蛋白酶。另一个好处是少了很多红细胞需要被裂解,因为在离心过程中大部分都与白细胞分离了。这便减少了所需的氯化铵溶液量。在传统工艺中所用的氯化铵溶液比血液量还要多两倍,然而在改良后的工艺中所需氯化铵溶液的量尚不足所收集的血液量。这一减少是很重要的,因为它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也减少了氯化铵溶液消耗量,要么回收要么浪费,浪费掉是很不利的,因为其增加了废物处理系统不良氮的荷载。而自然沉降的方法可以减少离心的次数,从而减少了部分资源的浪费,响应了低碳环保的号召。改良后的提取工艺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增加大规模生产的日产出率。几种工艺的对比结果表明:同等量的血液,采用几种工艺所得抗菌肽粗提物的产量比较,所得的抗菌肽量差别不大,但是改良后的两项工艺都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成本并且可以进行较大规模、较大产出的生产。系列Ⅱ肉牛血液白细胞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研究应用微量琼脂糖弥散法测定抗菌肽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抗菌肽粗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稍弱。相比较一些常用的抗菌药,抗菌作用效果比较好,而且避免了许多抗菌药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的弊端。采用96孔微量反应板法测定抗菌肽粗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的结果表明:抗菌肽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可以与氟苯尼考、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相媲美;抗菌肽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虽不及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高,但其抗菌作用亦较为明显。抗病毒实验采用新城疫病毒(NDV)为受试病毒。为探讨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对NDV活性影响,采用鸡胚法检测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对鸡新城疫病毒的作用。分别采取三种方法,病毒和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在体外作用2h后再接种鸡胚、先接种病毒4h再接种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先接种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4h再接种病毒,以上3组实验各设试验对照组。分别收取尿囊液测定其血凝效价。结果表明,牛白细胞粗提抗菌肽在3组实验中对NDV的活性影响均较强。系列Ⅲ肉牛血液白细胞抗菌肽的冷藏肉抗菌保藏作用效果判定受试样品为新鲜猪肉。试验方法为将新鲜肉二等分,用双蒸水冲洗干净,一份表面均匀涂布抗菌肽提取物的冻干粉末,一份不做处置。将两份新鲜肉品置于干净托盘中,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从第一天开始,每6h抹片观察一次,并进行细菌计数,对比二者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表面涂有抗菌肽粉末的肉块保藏的时间明显比不作处置的肉块保藏时间长。表面产生杆菌的时间明显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