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的营养都是很苛刻,是寡营养环境,微生物可利用的养分相对更少,然而在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中微生物是怎么活下来以及使人致病,这值得我们深思。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起着把控的作用,根据风险大数据预测风险,并将风险降到最低。微生物异质性影响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更好的把控风险,需要研究微生物的异质性,它包括生长和失活异质性、被膜异质性、毒力异质性以及耐药异质性。此外,细菌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的营养都是很苛刻,是寡营养环境,微生物可利用的养分相对更少,然而在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中微生物是怎么活下来以及使人致病,这值得我们深思。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控制中起着把控的作用,根据风险大数据预测风险,并将风险降到最低。微生物异质性影响了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更好的把控风险,需要研究微生物的异质性,它包括生长和失活异质性、被膜异质性、毒力异质性以及耐药异质性。此外,细菌进入活得不可培养状态(VBNC)也会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因此研究寡营养条件下的菌株的生长、被膜以及进入VBNC状态的异质性是必要的。本研究采用稀释培养基的方法模拟了不同寡营养环境,分析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寡营养条件下的生长异质性和被膜形成异质性,以及研究了长期4℃人工海水培养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进入VBNC状态的异质性。整体分析副溶血性弧菌的异质性,旨在从中发现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寡营养条件下生存规律,为开展精准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异质性副溶血性弧菌是水产品中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可以在寡营养环境中长期存活并保持致病性。在这项研究中,模拟了38种VP(临床和环境性菌株)在不同寡营养条件下(胰蛋白大豆肉汤(TSB),TSB稀释2倍,4倍和6倍培养基)的生长曲线,其生长异质性为比较的。通过修正的Gompertz模型计算了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LT))。结果表明,寡营养条件影响菌株的生长变异性,所有菌株的变异系数(CV)在TSB的4倍稀释液中达到最大值。在不同的寡营养条件下,临床菌株的LT比环境菌株的LT短,而环境菌株的μmax更大。这表明病原菌株更适合缺乏营养的环境。对不同基因型的分析表明,在寡营养环境中,基因型为tlh+/tdh+/trh-的菌株显示出更大的生长变异性。这些结果为水产品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提供了理论支持。2.不同寡营养条件下副溶血性的被膜形成异质性细菌在寡营养环境中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被膜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本研究中,分析了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寡营养条件下的被膜动态形成过程,临床和环境菌株被膜形成时间异质性、最大生物量和细胞活性异质性,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分析了被膜结构。结果表明,在TSB和4倍稀释的TSB条件下,被膜在36h形成量最大;2倍稀释的TSB条件下,被膜在24h形成量最大;而6倍稀释的TSB培养条件下,被膜形成量无明显增加。在TSB和6倍稀释的TSB条件下,被膜形成变异性最大时间点为36h,而在2倍稀释的TSB和6被稀释的TSB中被膜形成异质性最大的时间点在12h。此外,环境菌株的被膜形成异质性较临床菌株大。说明被膜形成的变异性受营养、时间还有菌株来源的影响。VP在寡营养条件下形成被膜的能力强,环境菌株中VPE5和临床菌株的VPC9的被膜形成能力强,且随着营养浓度的降低,被膜结构越来越稀疏。3.人工海水培养下副溶血性弧菌进入VBNC状态异质性副溶血性弧菌在长期低温(4℃)寡营养条件下会进入VBNC状态,为了研究细菌在长期寡营养条件下的存活异质性,本研究通过涂布平板方法测定可培养活菌数,并采用RT-q PCR的方法检测培养50天后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的变化以及扫描电镜观测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可培养活菌数缓慢减少,环境菌株中VPE5和临床菌株中VPC9减少相对较快,人工海水培养50d后所有菌株都未全部进入VBNC状态;通过比较培养50d后菌株的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VPC9与细胞毒性和肠毒性相关基因增加显著,而VPE5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较少;长期低温寡营养培养使得菌体表面均出现明显的褶皱,甚至有些细胞出现裂解现象,而VPE5由杆状变为圆球,细胞缩小;VPC9则变成正方体等不规则形状,说明VP进入VBNC状态菌体形状变化也存在异质性。
其他文献
食源性微生物污染问题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由于抗生素滥用所产生的耐药性以及传统高温杀菌体系对食品品质的负面影响促使新型杀菌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于健康和环境安全,精油作为纯天然抗菌剂具有抗菌性并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广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尽管精油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是由于存在的一些缺陷限
胶原蛋白肽是以胶原蛋白或明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再经加工制得的一种产物。胶原蛋白经水解后,使内部活性基团暴露,从而发挥生物活性。暗纹东方鲀是一种溯河洄游型鱼类,随着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暗纹东方鲀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高。暗纹东方鲀鱼皮作为暗纹东方鲀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常被直接加工食用,口感鲜美且富有嚼劲,但由于外层皮肤的刺会给人不适的口感,往往会影响直接食用。因其胶原
酱卤产品是一种风味独特且长期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制品。在传统的酱卤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汤、料通常重复使用,顾名思义为循环卤煮老汤。目前,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追求日益提升,因此,研究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卤汤的营养、风味、感官等特性的变化对于实现酱卤肉制品的绿色生产以及进一步研发精细化加工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新鲜猪肉里脊、香辛料包、食盐和水为原材料进行十次定量循环卤煮制备肉汤(卤汤)样品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导致人类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是STEC最关键的致病因子,但其他一些致病因子如紧密粘附素(Intimin)、肠溶血素(Enterohemolysin,EhxA)等在STEC致病性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细菌生物被膜可帮助细菌抵御外界不利因子的干扰。
竹荚鱼是一种富含营养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鱼类,在世界海洋渔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远洋捕捞后应立即冷冻,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保质期。从冷冻水产品的低温物流过程来看,冻结速率直接影响冻品品质,浸渍冻结具有优于常规冻结的冻结速率,但冻品会受到冻结液的污染,从而限制其应用。其次,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鱼肉的理化变化会导致变色、变味、干耗,不良口感和脱水。水产品在冻藏前镀冰衣可延缓其干耗,以及脂质和蛋白质
小黄鱼又称小黄花,是4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是在我国渤海、东海及黄海南部等海域生长的主要鱼类。与其他可食用海水鱼类相比,小黄鱼鱼肉口感鲜美,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价值高。另外在中国传统医学上,小黄鱼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除此以外,与其他海产鱼类相比,小黄鱼还具有人工养殖体系成熟,产量大的特点。本研究以速冻和慢冻两种冻结方式处理后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冻
便捷快速剥壳是虾类深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制约虾类加工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建立虾可剥性定量测定方法;确定酶预处理辅助剥壳的关键工艺及其对虾肉品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剥壳的影响,阐释了预处理促进壳肉松动的可能机制。1.为定量分析虾的可剥性,以鲜活南美白对虾为原料,采用质构仪分析虾类壳肉分离过程用功情况。结果表明,以单位功为衡量指标可以定量分析虾壳肉分
Ⅱ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与营养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高,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常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由于抗糖尿病药对人体的不良副作用,因此,如今,营养调节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当中,营养治疗是预防并发症产生、降低感染率和住院率的前提。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不仅优于肠外营养,而且可以减少产品使用期间产生的升高血糖等副作用。因此,为了探讨肠内营养(EN)配方对
光动力灭活(PDI)目前主要在临床医学领域有一些报道。一般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PDI对癌细胞失活的效力。在食品工业中,一些研究也评估了PDI对食源性病原体的杀菌能力,但化学染料(伊红Y、亚甲基蓝、竹红菌素B)被广泛用作光敏剂,这大大限制了PDI在食品中的应用。在此条件下,利用姜黄素可食性光敏剂构建PDI,以杀灭纯培养物或食品中的细菌,但姜黄素具有疏水性,水溶性低,理化稳定性差。此外,这些研究主
在现代化工产业和食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能源匮乏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美好生活。聚合物氮化碳(PCN)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层面的催化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目前基于PCN研究出的各类催化剂层出不穷,但鲜有文献系统地比较研究影响纯PCN抗菌活性的各方面因素。根据上述选题背景,本论文针对PCN改性的常见方向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够为设计出具有更好光催化性能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