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水(层)”指地球表面包括植被叶面、根系、腐殖层、表层植被根系土壤层以及植物体本身所截留或涵养的水量,在水文循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择岷江上游毛儿盖地区为试验区,根据水文学、生态学、植物学、地物波谱学等理论和方法,利用遥感和GIS等高科技手段,从四维空间研究生态水(层)性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转化过程,创建生态水(层)信息指标参数遥感反演模型,探索生态水(层)资源定量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具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不同季节对生态水(层)的影响差异,采用多时相多类型遥感图像、野外实测光谱、室内实验和常规观测等数据,初步建立了生态水(层)信息指标参数体系,对其中的植被冠层截留量、植被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和生态水涵养模数进行了定量反演;2.在对试验区植被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等地表参数遥感信息反演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植被冠层截留量进行了测算。验证结果表明,植被冠层截留量与降雨状况、植被类型、植被郁闭度等因素关系密切。3.通过对比分析各光谱指数法与植被含水量的相关关系,选用SR光谱指数作为特征参数建立了植被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并对植被含水量进行反演计算。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对照分析表明,所建遥感信息模型比较理想,模型的反演精度较高。4.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光谱法的土壤含水量模型,采用实验区实测数据、2000年生态环境本底遥感调查数据以及同课题组(简季博士等,2006)的资料对其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反演结果能反映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实际状况。5.初步建立了生态水涵养模数遥感信息反演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和研究区不同时相、不同类型遥感图像数据对生态水进行了定量测算。综合评价表明,该模型反演结果能真实的反映生态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水是维持生态环境正常功能的水体,难以量化,一般方法很难获得其资源量。本文提出以植被为中心的生态水(层)遥感定量研究,不但丰富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也将推动水资源演变与水循环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拓宽遥感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对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研究具重要科学意义和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