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一、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成像方法研究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双侧小脑皮质、双侧丘脑的代谢物变化情况。
二、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ET患者基底节区及脑干多个神经核团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结合现有的关于ET的病理组织学研究,希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第一组研究:门诊收集ET患者19名设为病例组,健康成年人15名设为对照组,予以双侧小脑皮质对称区域1HMRS检查,其中14名患者和8名对照者还进行双侧丘脑1HMRS检查,分别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比值,并对每名患者采用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Fahn-Tolosa-Marin Tremor Rating Scale,TRS)进行评分。将各代谢物比值(NAA/Cr、Cho/Cr、NAA/Cho)在研究对象的双侧小脑皮质和双侧丘脑间及病例组、对照组感兴趣区间进行比较,并且寻找代谢物比值变化与临床评分的关联。
第二组研究:门诊收集ET患者15名设立为病例组,健康成年人15名设为对照组,同样对每位患者进行TRS评分,并且检测患者双侧尾状核、双侧壳核+苍白球、双侧丘脑、双侧红核和双侧黑质的FA值、ADC值变化,将各感兴趣区在组内和组间进行比较,并和临床评分相联系。
结果:
一:病例组同侧小脑皮质NAA/Cr较对侧减低(0.79±0.11,0.86±0.10),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5.7634,p=0.0001)。ET患者症状较明显肢体的同侧小脑皮质的NAA/Cr值较健康对照组双侧小脑皮质NAA/Cr均值减低(0.79±0.11,0.84±0.14),但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小脑其他代谢物比值在组内和组间均无明显差异。ET患者症状较明显肢体的同侧小脑皮质的NAA/Cr值变化与TRS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ET患者症状较明显肢体的相关侧丘脑较对侧丘脑的NAA/Cr、Cho/Cr值升高,ET患者双侧丘脑感兴趣区内NAA/Cr,Cho/Cr比值较健康成人双侧丘脑相应代谢物均值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病例组双侧红核ADC值较对照组升高(0.90±0.12,0.77±0.09),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4.8648,p=0.0000),其他各感兴趣区FA值、ADC值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以ET的临床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利用红核ADC值进行ROC分析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828,95%可信区间为(0.723,0.933)。
结论:
一、1HMRS能够探测到ET患者由于神经元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或丢失的现象,表现为NAA/Cr值减低,证实了病理学研究观察到的小脑皮质的异常改变。但由于患者的病程不长,仅表现为症状较明显肢体的同侧小脑皮质NAA/Cr值低于对侧,磁共振波谱检查有希望为诊断该病提供线索。
二、患者双侧红核可能存在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从功能影像学角度证实ET的震荡起源来自于脑干神经核团,且ADC值比FA值更加能够反映灰质核团微观结构的改变;并且根据红核测得的ADC值所做的ROC分析显示,用DTI技术得到的红核ADC值可为临床诊断ET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