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HT的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识别

来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表明,用HHT的方法识别结构损伤为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开启了新的方向。但用基于HHT的方法研究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国内并不多见,且研究人员侧重于对单一的或者组合的固有模态函数以及它们的瞬时频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用较少的量测数据来反映结构损伤,并且再现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本文的研究兴趣。关注这个过程对于结构研究人员总结地震经验教训,损伤机理,探索和发展结构理论及结构设计实践都具有深远意义。王柏生和孙列提出了用基于Hilbert边际谱时频响函数和中心频率的方法识别结构损伤,这是对原有思路的重大突破,具有深刻意义和潜在的发展空间。本文继承了边际谱时频响函数和中心频率的概念,对上述方法用于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阐释和拓展。作者用此方法细致分析了地震波作用下的一个三层三刚度退化剪切模型,并辅以实测地震台数据加以佐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并能够很好的识别出结构损伤时刻及损伤的发展情况。实际上HHT只是一种信号分解和处理的手段,作者认为其衍生的诸多概念如Hilbert时频谱、Hilbert边际谱、Hilbert能量谱、Hilbert瞬时能量谱对分析结构损伤均至关重要。但在HHT的应用中,尤其在抗震和结构损伤领域中,尚未见研究人员对这些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进行系统和全面细致的分析,更未见实际应用。本文另一主要工作就是充分利用HHT的处理结果,多角度的对上述概念加以分析,并结合地震动作用下三层三刚度退化模型和地震台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作者的方法是有效并且直观的。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开拓了HHT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及抗震设计领域的视野及应用空间,吸取了基于性能方法的抗震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全新的和多方位的角度看待结构损伤现象,第一次从结构能量的移频、移时、移型三个角度全面分析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对Hilbert边际谱、Hilbert能量谱、Hilbert瞬时能量谱在结构抗震领域和结构损伤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建筑的工业化在我国亦是势在必行。即预制结构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预制结构的连接被认为是此类结构的薄弱环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济大学进行
单层网壳是目前空间结构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网壳跨度越来越大,形式也日趋复杂,其稳定性以及缺陷敏感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针对网壳稳定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路设计规范更多的是基于汽车动力学方面的要求和对工程技术难易性的考虑。这样的设计结果,虽然能满足汽车行驶动力学的要求,但往往不能符合驾驶员的心生理
随着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出现了大量的三车道大跨浅埋公路隧道修建高潮。由于其不可预见因素多、施时效性强、施工环境恶劣,加之本身
针对复合地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弱地基工程实践中的现状,而加固桩体的有效桩长是复合地基理论中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加固体的荷载传递规律和应力扩散理论
低路堤设计是符合发展趋势的一种公路建设新理念,但是低路堤容易受地下水的渗透,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区,由于毛细水的上升,路堤土含水量增加,导致路床强度降低,加上行车荷载对路
自密实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需要施加振捣,仅靠自重即能密实成型,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同时自密实混凝土能大量利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有利于保护环境。自密实混凝土现在
加强型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其工作原理是对梁端截面进行加强,使得塑性铰在远离梁柱翼缘连接焊缝的加强段端部出现,有效地保护节点薄弱部位,提高
由于设计速度在公路线形设计及安全评价中的局限性,近年来,关于运行速度的研究则成为该领域的的热点。我国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初步提出了运行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基于运行速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