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哲学家不懈努力求索的重大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位立足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思想家和革命者,马克思从青少年时代就确立了为人类共同幸福而不断求索和不息努力的人生定位。 马克思的幸福观本质上就是探究人的本质及实现方式的学问,马克思所界定的幸福与人的本质及实现方式紧密联系,本论文主要分析马克思幸福观的论述,探讨这种幸福观与人的本质及其实现方式的内在联系,阐明马克思幸福观理论的发展进步的规律性交化,进而以此为基础探索马克思观点和视野中幸福的实现路径,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在其人的本质规定性的基础上考察并确立的,因此本文对马克思幸福观的论述和归纳探讨是通过考察马克恩人本质规定性的演变来透视马克思幸福观的确立过程。具体研究步骤和论述方法就是:首先,详细解释论述马克思人本质规定性的四个阶段,即道德角度阶段的分析,理性存在角度阶段的分析,劳动角度阶段的分析,社会关系角度阶段的分析。这四个阶段的论述将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著述和观点与之相结合,《44手稿》中的幸福观与异化方面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密切相关,这就是劳动角度层面的结合;中学毕业论文中体现的马克思的幸福观反映人本性完善方面的人的本质规定性,这就是道德角度层面的结合;《提纲》中体现的幸福观反映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带有社会关系的色彩,这就是社会关系层面的结合。这一部分的论述主要围绕马克思本质规定性的演变展开,主要围绕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经典文本著作展开。最终,达到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规定性的演变来透视其幸福观的目标,为全人类争取幸福的实践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 在把马克思的幸福观与人类思想史上其他流派的幸福观进行比较分析之后,马克思幸福观在认识论方面独具的科学性和进步性跃然纸上,正是这种科学性和进步性促成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对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探索追求幸福的道路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和经验指导,从根本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人的本质规定性,实现其本质的完善,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以体现无产阶级利益的阶级立场为核心的幸福观,最终达到马克思确立科学幸福观的终极目的,即实现世界范围内广大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光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