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规模对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自川渝主产区的证据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消费结构升级,柑橘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产业迅速扩张的同时,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的产业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推广优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机制是柑橘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总体而言,柑橘品种结构调整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优新品种普及率低、品种推广缓慢、采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研究表明,一项技术的采用是技术属性、采用群体特征和环境约束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户在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上的问题很可能与该技术成果的属性特征、农户禀赋以及外部环境特征密切相关。一方面,柑橘新品种采用效果需要等到换种果树达产后才能实现,作为一种典型的跨期农业技术,与其他一般农业技术相比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属性。另一方面,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渐成趋势,以经营规模差异为基本特征的农户分化日益加深,柑橘产业中小农户与规模户并存的农业经营体系逐渐形成,而不同规模农户在土地、资本等禀赋上存在明显异质性,这也可能是引致当前柑橘新品种采用问题的重要原因。那么,相较于一般农业技术,柑橘新品种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属性?在柑橘新品种采用中,农户行为决策及行为绩效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什么?作为农户基本禀赋的经营规模是影响农户采用行为及效果的关键因素吗?如果是,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进一步,在小农户与规模户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在尊重农户异质性前提下有效引导其新品种采用行为和提高新品种采用效果?本文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以行为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扩散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基于柑橘产业特性及新品种技术属性,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释了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的逻辑机理,并利用川渝主产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不同规模农户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差异以及小农户与规模户采用行为及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外,选取四川眉山广济乡小农户采用新品种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考察,总结提升小农户新品种采用率及采用效果的政策启示。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相较于一般农业技术,柑橘新品种技术溢价功能显著,但见效周期长,采用风险大,新品种采用效果实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种植管理技能门槛和市场流通约束。面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农户采用柑橘新品种整体意愿较强,但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采用意愿更强。农户采用行为与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缺口,且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缺口较大。规避风险、信息不充分以及技术制约是阻碍农户采用新品种的主要原因。在柑橘新品种采用过程中农户关心的重点是其价格水平及利润率的变化。(2)经营规模对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是经营规模影响采用行为重要的内在传导机制。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更倾向于采用柑橘新品种,采用时期更早,采用强度更高,表现出很强的“追新”特征。不同规模农户新品种采用行为逻辑符合有限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说,面对新品种“溢价功能”带来的市场利润诱导,经营规模差异引致的生产目标差异和对预期收益敏感度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户采用行为决策。同时,柑橘新品种属于高风险跨期农业技术,在采用决策过程中,农户的选择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偏好与时间偏好程度的大小。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更愿意冒险,更注重农业生产经营的长期利益,采用柑橘新品种的倾向更强,而小农户受风险规避和时间偏好的影响更倾向于观望或小范围采用、后期追随采用。(3)经营规模对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效果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种植管理技能和市场对接能力是经营规模影响采用效果重要的内在传导机制。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采用效果更为突出,技术效率提升值更高,不同规模农户在交易成本和技术跃迁成本上的差异是影响其采用效果的直接原因,这一结论符合规模经济效应假说。同时,柑橘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品种采用讲究“良种良法”配套,且其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特性,新品种采用效果的实现存在较为明显的技能门槛和流通约束,新品种采用与高水平的种植管理技能及市场对接能力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种植管理技能和市场对接能力往往较高,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品种的配套生产技术要点和突破市场流通约束,获取更有利的市场机会,在市场上实现新品种高品质向高效益的转化。而小农户受种植管理技能和市场对接能力约束,采用效果相对较差。(4)小农户与规模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采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经营规模、风险偏好、时间偏好对小农户与规模户采用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明显差异;户主文化程度、担任村干部对小农户和规模户的采用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合作社加入、柑橘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是否进行新品种宣传对小农户采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对规模户的影响并不显著;离集市距离、参加农业保险对规模户采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对小农户的影响并不显著。经营规模对小农户采用效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营规模与规模户采用效果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种植管理技能、市场对接能力对小农户与规模户采用效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显著性程度和回归系数有明显差异。年龄、土地质量、是否兼业对小农户采用效果有显著影响,对规模户影响不显著。而担任村干部对小农户的采用效果影响不显著,但对规模户的正向影响显著。(5)案例发现提高小农户新品种认知、构建高度“内生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区域品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等路径能有效破解小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困境。小农户风险承受能力弱,行为偏保守,在生产中倾向采用充分掌握或熟悉的技术,采取多种新品种推广措施,提高小农户认知与信心,有利于促进小农户采用行为;高度“内生性”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解决小农户新品种采用中技术服务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区域品牌培育有利于提升产品价值和小农户议价能力,实现新品种高品质向高收益转化;新型“统分结合”的集群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弥补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弱势,实现新品种采用集聚效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分析框架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提炼了柑橘新品种技术属性,并据此构建了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采用效果分析框架,这是在柑橘新品种这一技术类别中对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具体传递机制的尝试性研究。基于柑橘新品种的“溢价功能”“高风险”“跨期”属性,引入农户“风险偏好”与“时间偏好”两个经济偏好变量,构建了“市场利润诱导——经济偏好影响”新品种采用行为分析框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中有关经济偏好的理论解释。基于柑橘新品种的“技能互补性”“流通约束性”属性,引入“种植管理技能”“市场对接能力”两个能力禀赋变量,构建了“采用成本差异——收益实现能力约束”新品种采用效果分析框架。探讨了柑橘果木类经济作物农户在技术采用决策机制及技术采用效果实现机制方面不同于粮食作物的特性,有一定的创新。(2)研究视角方面,从规模分化视角分析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采用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现有关于农业新品种采用研究大多忽视了农户在经营规模方面的异质性,通常是将经营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实证,并未从理论上分析影响的逻辑机理。少数研究在分析经营规模影响农户其他技术采用作用机理时,也主要从规模经济效应方面进行一般性阐释,缺乏在具体技术类别中对具体传递机制的探讨。本文基于农户异质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从规模分化视角,在理论上分析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此外,还进一步分析影响小农户与规模户新品种采用行为及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在尊重农户异质性前提下有效激励和引导不同规模农户提高新品种采用率及采用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3)变量测度方法方面。在柑橘新品种采用行为决策及效果实现机制中,引入了农户“风险偏好”“时间偏好”“种植管理技能”“市场对接能力”4个核心变量。由于这些变量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不便于直接观测和衡量。本文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通过有酬抽奖游戏测度了橘农风险偏好;结合柑橘新品种采用周期设置“3年匹配问题”测度了橘农时间偏好;邀请柑橘研究有关专家设置技能测试题项测度了橘农种植管理技能;在借鉴现有文献基础上从市场信息获取、产品信息传递、市场谈判地位、市场销售渠道、市场交易范围五个方面测度了橘农市场对接能力,为实证分析提供了较准确的解释变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面神经损伤后再生室与显微吻合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面神经颊支横断,分别采取硅胶再生室桥接和显微吻合,应用电生理检测、HE 染色以及神经染色观察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形态学改变。结果硅胶再生室桥接和显微吻合在神经电生理各项指标方面差异不明显,光镜下观察硅胶
本真性既是哲学、艺术、道德等领域中重要的思想,也是当代影响深远的大众文化,常以电影、电视、书籍的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导人们要“成为你自己”。本真性的哲学涵义源自它的日常涵义,却又高于它的日常涵义,主要指自我真实性和自我独特性。从谱系学的角度看,本真性可划分为内在感模式和创造论模式。前者以内外范畴为核心,旨在强调忠于内心之感觉,追求与自然或上帝合一的“存在之感受”;后者以自我创造为核心,否定内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能源也在不断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国内石油企业的改革进程,为石油企业带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石油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一般是老员工带新员工或者定期组织新员工进行基础的入职培训等,虽然传统的石油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对员工的技能水平有促进的作用,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石油企业只要通过大数据找到相适应的企业员工培训模式,才能够让企业员工更加符合企业人才发展的需求,让石油企业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