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三年级直至高三,英语是教育部指定必修的三门课程之一。在此语境中,教材使用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尽管教师既是教材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又是连结学生与目的语的纽带,但在教材选择与评价过程中他们并没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第二,至今缺乏系统地以理论为支撑并适用于中国特定语境的教材评价标准。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首先对教材作用的认识等进行了回顾,旨在为本研究构建理论构架。通过综述国内外主要的现存评价模式,归纳了各种模式遵循的主要基本原理。其次,进行了一次省级规模的调查研究。调查涉及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师对教材作用的认识、现行教材质量的评价、教材评价的态度、是否需要构建易于操作的评价模式以及目前教材评价如何操作等。借助于江苏省19所中小学190位教师的帮助,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工具,获得了真实的一手信息。6位英语教研员应邀参与调查,旨在比较在教材使用和评价标准上他们与教师的异同。此外,邀请各学校英语教研组长,运用访谈各学校教材使用政策和评价状况。收集的信息发现教师就教材作用达成一些共识。第一,尽管他们普遍认为使用教师自编教材而非完全倚赖现成的教材既有益于学生学习又促进自身职业发展,但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依赖教材是缘于教材在日常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认识。第二,现行教材的质量差强人意,主要根源在于行政干预的统一教材忽略学生个体需求差异,这反映了教师通常凭经验和直觉评判教材。第三,目前教材评价自上而下的路径使教师对现行教材使用政策知之甚少。他们认为在其学校层面从未对现行教材进行正式或系统的评价,教师在教材选择与评价过程中未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第四,教师坚信教材需要评价,相信教材评价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能从专业和教育目标的视角评判和使用教材。第五,给教师提供并熟悉一套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务实的举措,可使他们对自己工作更有信心。最后,虽然就十八个教材评价标准孰重孰轻,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一致认为教材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创设使学生有目的恰当地使用英语的机会和语境。研究表明,教师热切地渴望参与教材评价,并期望一个评价模式指导工作。为了使问题得以切实解决并满足教师需求,本研究不仅提出了对话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