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现有的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现状,探讨现有的术前筛查手段的应用情况。
资料和方法:收集某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一年中因甲状腺疾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共349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初诊。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术前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计算甲状腺癌在所有手术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比较性别、年龄、结节大小、回声性质等因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结果:1.所有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其中女性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比例低于男性。2.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3.术前超声显示的弥漫性病变中甲状腺癌占28.57%,结节性病变中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为13.24%。4.超声发现的实性结节中恶性病变比例为28.35%,混和性结节中恶性比例为4.22%。5.依据超声检查中结节大小分为4组,分别为直径小于2cm、直径为2cm~4cm、直径为4cm~6cm、直径大于6cm。其中直径为2cm~4cm组中,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率低于其它3组,其它3组间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结论:在不同性别、年龄人群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危险度有差异。超声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有一定的价值。超声是进行甲状腺术前适应症选择的主要影像学手段,但单纯依据超声检查,手术人群中恶性病变的比例较低。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广泛开展FNAB,对手术患者进一步筛选。
第二部分18F-FDGPET/CT发现甲状腺意外瘤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中甲状腺意外瘤的发生以及其中恶性病变的发生情况。探讨18F-FDGPET/CT对甲状腺意外瘤的诊断价值,研究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SUV临界值及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技术手段。
资料和方法:1.回顾性研究:回顾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PET/CT中心接受显像检查的受检者共1249例,发现甲状腺意外瘤23例。通过随访得到6/23例的临床或病理诊断,10/23例随访无明显变化,7/23例失访。测定6/23例诊断明确患者甲状腺病变部位的SUV值,初步确定划分良恶性的临界值。2.前瞻性研究:根据回顾性研究中23例甲状腺意外瘤的特征,决定按照如下标准选择前瞻性研究的病例:超声检查中直径小于3cm的实性甲状腺结节、无颈部淋巴结增大。按照该标准筛选外科计划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行常规全身FDGPET/CT显像及甲状腺部位延时显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良恶性病变SUV值加以比较,同时观察良恶性病变延时显像的SUV变化规律。
结果:1.在1249例PET/CT受检者中,甲状腺意外瘤的检出率为1.8%(23/1249),其中恶性病变占50%(3/6)。2.良性病变的SUV为5.1±3.1,低于恶性病变10.3±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3.良性病变延时显像SUV呈下降趋势(n=9)而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n=7)。但经统计学检验,良性病变组的常规和延时显像SUV未见显著性差异,恶性病变组也未见显著性差异。4.将良恶性的SUV临界值定为7时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6.7%、75.0%、70.8%(n=23)。
结论:FDGPET/CT检查中PET所见甲状腺意外瘤的恶性病变比例高。SUV测定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SUV大于7时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延时显像的SUV虽然和常规显像的SUV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但是良性病变的延时显像SUV呈下降趋势,恶性病变的SUV值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