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从首次膀胱灌注至膀胱灌注2、6、8个月的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及发展轨迹;分析一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学相关变量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不同支持性照顾需求变化轨迹类型的影响,寻找可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医护人员指导临床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动态管理及制定延续护理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支持性照顾需求简明问卷、家庭关怀度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首次膀胱灌注至膀胱灌注2、6、8个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整理后,利用SPSS25.0和Mplus8.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主要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描述、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数据分析方法包括X~2检验、非参数检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潜类别增长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随访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患者,四个膀胱灌注阶段共失访24例患者,最终有156例患者全程参与了本次研究,总失访率为13.33%,低于估计的失访率(20%)。156例完成随访者与24例失访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性别、吸烟史、居住地、医保类型、工作状态、临床分期、膀胱灌注药物、病理结果、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四个阶段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分别为(97.01±10.60)分、(87.54±10.61)分、(70.95±8.518)分和(67.47±9.639)分。(3)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发现,膀胱癌术后患者首次膀胱灌注至膀胱灌注2、6、8个月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呈二次函数下降趋势,每次下降9.87个单位;患者初始水平及变化速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截距因子和斜率因子的方差估计值分别为132.94和8.47,P<0.001)。(4)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的群体异质性: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最终拟合了2个潜在类别的发展轨迹分别为:类别1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初始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在随访过程中逐渐下降,总体的下降速度为7.563(P<0.001),即该类别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较低,随着膀胱灌注时间变化呈平稳下降趋势;类别2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得分初始水平最高,但其在随访过程中下降速度较快,总体下降速率为9.902(P<0.001),即该类别患者虽然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较高,但随着膀胱灌注时间变化呈快速下降趋势。类别1和类别2分别定义为“低需求缓慢下降组”和“高需求下降组”,各组人数占比为56.0%和44.0%。(5)单因素分析:患者在人口学与疾病相关变量上不同年龄(t=2.126,P=0.035)、婚姻状况(X~2=9.283,P=0.020)、受教育程度(X~2=14.282,P=0.003)在两组潜在类别的分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在T1~T4时期,家庭关怀度在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的两个类别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这个变量在高需求下降组得分均低于低需求缓慢下降组,焦虑与抑郁在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的两个类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个变量高需求下降组得分均高于低需求缓慢下降组。(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较于低需求缓慢下降组,患者发展为高需求下降组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关怀度和抑郁。在受教育程度分类变量中,初中需求是小学的0.28倍(OR=0.28,95%CI 0.10~0.80,P=0.018),高中需求是小学的0.16倍(OR=0.16,95%CI 0.04~0.60,P=0.007);在控制其余变量的条件下,年龄每增加1岁则支持性照顾需求纵向轨迹发展成为高需求下降组的优势比增加了0.96倍(OR=0.96,95%CI 0.93~0.99,P=0.009)是患者发展成为高需求下降组的独立保护因素,家庭关怀度量表总分每增加一个单位则支持性照顾需求纵向轨迹发展成为高需求下降组的优势比增加了0.78倍(OR=0.78,95%CI 0.63~0.97,P=0.025),同样,抑郁量表总分每增加一个单位,需求风险增加62.0%(OR=1.62,95%CI 1.25~2.11,P<0.001)。结论(1)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从首次膀胱灌注至膀胱灌注8个月支持性照顾需求总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且呈二次函数曲线下降趋势。(2)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可分为高需求下降组和低需求缓慢下降组,其中高需求下降组患者总体支持性照顾需求水平较高。(3)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关怀度及抑郁是患者不同支持性照顾需求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