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建国六十年来创作的蒙古族题材交响乐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作曲理论的角度,以作曲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系统性综合论述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作品的总体与个性化风格特征及其价值。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蒙古族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概貌,介绍了蒙古族社会历史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对文化艺术的影响,论述了蒙古族传统歌舞、乐器的传承以及民间音乐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第二章介绍了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大型交响性作品的体裁与题材方面的特点。本章通过对主要谱例的研究,概括出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作品的标题性特点,揭示了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之间的各种结合模式,分析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与交响性的融合特点等。第三章分析了蒙古族音乐题材交响作品主题材料的构成与特点。通过对重点作品主题材料的例解,揭示了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作品采用、改编民间歌曲旋律构成主题、采用民间乐器与演奏特点来创作主题、采用创作歌曲旋律构成主题、自创性旋律构成主题、扩展音域手段及主题半音化旋律的加入强化主题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了蒙古族歌曲旋律调式主要特点和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的“骨架”建构。第四章分析了中国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的音乐结构及其总体作曲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剖析了中国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论述了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创作中和声的风格和特点、多声调复调(对位)技法、作品中的节奏对位及表现等。第五章分析了中国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作品中的配器问题,分析了乐队编制、乐队写作的特点,总结了中国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写作的乐队音色、人声运用、非常规特色乐器的使用、乐器的演奏方法与变化、管弦乐持续音的作用、主题贯穿的写法等。最后探讨了中国蒙古族音乐风格交响乐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