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火是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而对植物多样性、森林群落结构和森林碳截获受火灾长期影响与时间动态的揭示,将有助于森林火灾区域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生态系统重建与管理。本研究以呼中、南瓮河、双河、图强、塔河、加格达奇、满归48对样地为研究对象,邻区未燃地为对照样地(相似地形),调查该区域土壤和植物个体大小特征和群落特征等相关指标。利用火烧和对照样地的比值和差值变化和生物碳含量变化来探讨森林火烧年限(1-5年、5-10年、10-20年、20-30年、30-40年、40-50年)对森林碳、植物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指数(共33个因子)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在森林碳方面:火烧对森林地上植被碳储量影响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在恢复30-40年左右达到对照水平。总碳含量随火烧年限增加呈现直线上升趋势(p<0.05),在火烧30年左右达到对照水平。乔木燃烧性和抗旱性在20-30年达到对照水平。2)在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种方面:乔木和灌木多样性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火烧恢复10年左右最低而在30年左右达到最大,与对照样地相当;草本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恢复时间变化呈直线下降趋势。乔木关键种相对多度变化较为复杂,恢复50年未达到对照水平,而灌木和草本恢复较快,在30年内与对照具有类似的关键种。40-50年恢复后,植物组成有旱生植被趋势明显,表现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羊须草(Carex callitrichos V Krecz)增多趋势。3)在群落结构方面:乔木层树高、枝下高和胸径随火烧年限增加呈现直线上升趋势(p<0.05)。在火烧30-40年左右达到对照水平。草本层草高和草盖度随火烧年限增加而下降。4)在森林碳、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自然地理因素耦合关系方面:在自然地理因素和土壤指标、生物碳指标、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指标的RDA排序结果中,无论是火烧样地还是对照样地都是火烧恢复年限对其贡献最大。本研究有关火灾长期恢复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碳、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影响结论,有助于了解林火对大兴安岭地区火后恢复状况的长期影响,为科学评价火灾影响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