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我国的室内空气品质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室外大量PM2.5会通过通风及渗透作用侵入室内,造成室内颗粒物浓度升高,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大量散发有害物质的建材、装修材料、复合家具进入室内,引起室内空气污染加重。本研究针对对天津地区32户居民室内的空气质量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我们采用入户测试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地区32户住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四季入户测试,每个季节分别测试了住宅密闭工况(门窗密闭12小时)和正常工况(不干涉住宅的门窗开闭情况)下的环境参数(通风量,室内温湿度)和室内污染物浓度(甲醛、挥发性有机物、PM2.5、超细颗粒物、臭氧)。同时在3户采用开关窗通风的自然通风住户与7户采用新风机通风的机械通风住户家中安装了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长期在线监测系统,以监测住户家中通风量及污染物的实时变化情况。其次,根据四季入户实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室内微环境与室内污染源对室内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室内通风量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甲醛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受室内温度与绝对湿度的影响,且绝对湿度对甲醛的影响要比温度的影响更加显著。通过对长期监测住户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发现天津地区住户在夏季和秋季采用人为开关窗通风的效果与采用新风机的机械通风效果类似;在冬季时使用机械通风方式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PM2.5与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自然通风住户。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通风量与在室人员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关系,发现室内超细颗粒物对于住户的健康效应明显,在密闭工况下高浓度家庭的超细颗粒物对于粘膜症状、皮肤症状的危险度是低浓度超细颗粒物家庭的2.37、3.96倍。研究表明天津住宅的室内通风量不足,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导致了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升高,是影响住户健康的危险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