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出发,以中国人日语专业学生(二、三年级、研究生)146人为调查对象,对日语复合名词的声调进行了习得调查研究。参照秋永(2006)、稻叶(2002)以及《NHK日语声调词典》,根据后部名词拍数的不同,将复合名词分为四类。Ⅰ类为前部、后部名词均为2拍以下的复合名词,Ⅱ类为后部名词是1~2拍的复合名词。Ⅲ类为后部名词是3~4拍的复合名词,Ⅳ类为后部名词是5拍以上的复合名词。其次以《NHK日语声调词典》为基础,抽取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制成调查问卷表,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Ⅰ类复合名词的正答率最高,为50%左右,三个年级之间并未发现明显的差异,但是和调查语的既知度呈现正相关。其次为Ⅲ类复合名词,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该类复合名词声调的正答率也随之上升。Ⅱ类复合名词和Ⅳ类复合名词声调的正答率较低,为习得的难点。其中,Ⅱ类复合名词中,声调核在后部名词第一拍的习得情况,明显好于平板型。除Ⅰ类复合名词和调查语的既知度呈现正相关外,其余三类均为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见,是否认识调查语并未对复合名词声调习得产生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除Ⅲ类复合名词的习得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好转之外,其余三类均为呈现一定的相关。由此说明,日语复合名词的声调习得并未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而好转。从母语的负迁移、语言普遍性的影响、日语重量原理、音声知识的缺乏、课堂教育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造成以上调查结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