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现代涡轮的发展,涡轮前温度大幅提升,大冷气量涡轮的设计需求也逐步提高。而气膜冷却作为涡轮最常用的冷却方式,其对叶栅的气动性能影响也最为明显。在面对三维设计体系仍需较大计算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准三维设计体系依然是叶轮机械设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S2流面程序作为准三维设计体系的核心,其计算的准确性对叶轮机械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的设计需求,保证和提高S2流面程序计算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涡轮的发展,涡轮前温度大幅提升,大冷气量涡轮的设计需求也逐步提高。而气膜冷却作为涡轮最常用的冷却方式,其对叶栅的气动性能影响也最为明显。在面对三维设计体系仍需较大计算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准三维设计体系依然是叶轮机械设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S2流面程序作为准三维设计体系的核心,其计算的准确性对叶轮机械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的设计需求,保证和提高S2流面程序计算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涡轮冷却技术的发展历程,叶轮机械设计体系,涡轮内流动损失的机理、涡轮损失模型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气膜冷却损失与冷却效果的因素。其次,本文对S2流面程序的基本方程、损失模型以及冷却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以两台不同型号涡轮作为模型,分别利用三维程序与准三维程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S2流面程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损失模型,该S2流面程序计算结果稳定性一般,但参数沿叶高分布规律与三维结果接近。本文根据现代气冷涡轮冷气分配特点,改进S2流面程序冷气分配模型,通过对一台气冷涡轮分别进行三维以及准三维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方法可以减小原程序因冷气集中排放导致的损失集中,使涡轮进口流量提高了0.38%。本文针对原S2流面程序冷却模块中冷却边界与冷气流量不匹配的问题,采用三维-准三维变维度耦合方法,完成了真实叶型气膜孔位置在S2流面网格上的几何对应、冷气流量的修正以及冷气的再分配。子午流面参数云图显示,该方法可以修正给定冷却边界下的冷气流量,降低了涡轮叶栅内损失,同时冷气排放位置的修正使涡轮叶栅内温度分布规律与三维计算相符。
其他文献
工业染料废水的排放形势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许多行业,如纺织、皮革、印刷、塑料和化妆品等,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机染料废水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已经提出各种用于处理有机染料废水的方法,比如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等。然而,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在处理许多有毒和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方面效率低下,往往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排放要求。因此,电化学技术在处理废水污染问题上
目前,空中目标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研究火箭的隐身技术是大势所趋。尾焰产生的红外辐射是目标探测主要的辐射来源,而尾焰中的主要辐射源是Al2O3粒子辐射,研究Al2O3粒子的辐射特性是精准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辐射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大部分数值研究工作是将尾焰中凝相颗粒全都视作球形来计算,最终计算得到的辐射信号会产生偏差。因此,探究非球形凝相颗粒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辐射信号的影响对喷焰辐射模型完善、特性规
本文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1-(2-甲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1OC2mim][Ac],1-(2-甲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丙酸盐[C1OC2mim][Pro],1-(2-乙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C2OC2mim][Ac]和1-(2-乙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丙酸盐[C2OC2mim][Pro]四种醚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并使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元素分析对四种离子液体进行表
涡桨发动机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其对较大流量工作范围有较好的适应性。带动桨叶旋转的变转速动力涡轮作为其中的关键部件,需要对因较大流量变化而带来的较大攻角范围有较好的适应性。损失模型作为气动设计较为重要的一环,对涡轮叶型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涡轮损失模型在预测处于较大来流攻角条件下的叶型损失有较大偏差,故本文以某型变转速动力涡轮叶型为研究对象,对现有损失模型进行修正与改进。首先,本文以某型变转
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化石能源将逐步被新能源取代。电力供应清洁化引起的首要问题是高比例风光发电的随机波动性将对电网造成巨大的冲击,使其电力平衡难度增大,因此亟需大量调节电源参与调频调峰。在未来的电源结构中,装机容量不断增多的核电机组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意义重大。然而核电厂考虑到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常带基本负荷运行。本文通过研究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运行特性,找寻限
碳量子点(CDs)不但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还具有如低毒、生物相容性、高量子产率、超高比表面积、化学惰性、优异的电子转移性能等。迄今为止,CDs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纳米材料,在不同的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包括传感器、储能、药物递送、生物成像、催化和发光二极管(LEDs)领域。然而目前报道的碳点的发射波长大多数集中在蓝绿光区,红光和近红外区域发光的碳点目前还比较少,并且人们对于多色发光体系还没
解决气候危机是我们时代的一项重大挑战,太阳能由于不需要化石能源的投入,同时没有碳排放的产生,被普遍视为碳中和能源。然而由于太阳能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限制,通常需要将其与储热系统相结合,来减少供需失配,实现连续、可调度的电力输出。相变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储能密度以及在储热/放热过程中保持近似恒定的温度,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能材料之一。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是解决大多数相变材料非理想性能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
癌症临床治疗经常使用化疗作为治疗手段,化疗将药物直接递送进肿瘤病灶,对细胞发挥作用。本论文根据化疗治疗机制,使用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内源性NO碳点,协同不同机制治疗癌症,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脱乳法成功组装白蛋白碳点纳米微粒。微粒负载NO内源性碳点,扩大粒径,利用EPR效应更好地驻留于肿瘤组织,解决了碳点粒径过小、代谢快的痛点。作为载体的牛血清白蛋白提高了生物相容性,在高还原性的肿瘤环境中释放足量的
工业生产环节中,脱硫浆液、高炉冲渣水、航天炉循环灰水等各种废液中蕴含着充足的余热资源,由于在各种废液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强腐蚀性溶质等杂质,与直接同废液换热获取余热的方式相比,通过制造真空环境将余热废液闪急蒸发可以清洁、方便地得到含大量潜热的低温蒸汽,通过闪蒸+蒸汽冷凝的余热提取方式具有腐蚀结垢风险小、污染小等优点。从已有的闪蒸设备设计方案与运行情况来看,在闪蒸的具体过程分析及闪蒸室的设计方面还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新型能源的发展,然而新型能源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绿色的储能装置,由于其尺寸小,材质轻薄,功率密度高等优势,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电极材料可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值和能量密度等关键参数,目前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重点。石墨烯由于导电性好及比表面积大而成为超级电容器广泛使用的电极材料,但石墨烯较低的量子电容值限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发展。研究发现通过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