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享有“犹太文学之心脏”这一盛誉的文学泰斗伯纳德·马拉默德,一生皓首穷经笔耕不辍,从最真实的视角,用最细腻的笔触,将犹太民族的苦难一一封存。其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基辅怨》发表于1966年,主人公雅科夫·鲍克是一名穷苦的犹太修配工,为了谋生只身来到基辅,在禁止犹太人居住的地区隐姓埋名,为一位砖厂老板工作。在当时席卷全国的反犹浪潮中,雅科夫无故被指控杀害了一名十二岁的俄罗斯男孩基尼亚·戈洛夫。含冤入狱的雅科夫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但在被迫害和审讯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案件的背后隐藏着更加复杂黑暗的反犹势力的阴谋。在冤狱酷刑中,雅科夫实现了精神的涅槃,他原本薄弱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他对于历史和命运的认识也更加明晰,最终成为了一名坚持原则、勇于斗争的民族战士。“迫害”这一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法国著名人类学家、文学批评家勒内·吉拉尔从对迫害文本的研究入手,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精心地构建出替罪羊理论体系。从诸多文学作品中,吉拉尔梳理出迫害文本的四类范式──社会的危机、受害人的特征、受害人被指控的罪行和暴力本身,揭露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迫害现实。在此基础上,吉拉尔进一步探讨了替罪羊这一迫害文化的运行机制。集体暴力操纵者首先煽动人群对受害者进行集体迫害,在危机缓解之后,又因受害者的牺牲换来秩序的恢复而将其神圣化,使受害者实现了身份的第二次转变。《基辅怨》中雅科夫被挑选、被指控、被迫害的过程以及最终其精神的升华、思想的蜕变无不与吉拉尔替罪羊理论的迫害范式与替罪羊机制对应得严丝合缝。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建立在“模仿欲望”的基石之上,即一切迫害都源于“我欲他之所欲”的欲望三角。人的欲望总是来自于他人,在实现的过程中又受阻于他人,所有人都被羡慕、嫉妒和仇恨所支配,由此人类社会便有了迫害。本文意在将《基辅怨》中俄国反犹势力对于雅科夫以及整个犹太民族的迫害置于吉拉尔替罪羊理论的视角下,梳理出作品中的迫害范式和迫害机制,从而以模仿欲望为出发点,从民族间的模仿竞争这一角度来阐述俄国反犹主义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