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相关标准,同伴支持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强化因素,研究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同伴支持因素,了解身体活动水平及同伴支持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同伴支持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阶段多层抽样方法,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分别随机选取两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佛山6个城市,每个城市各选取1个城区、1个郊区,每个区各选择小学(4、5、6年级)、初中(1、2、3年级)、高中(1、2、3年级)各一所,每个年级抽取两个班,每班30人,发放问卷6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944份,平均年龄13.57±3.94岁。通过文献资料法提取具体指标;经过三轮德尔菲法建立同伴支持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基本信息、同伴支持和身体活动数据,其中同伴支持测量为经过信效度检验的自编问卷,身体活动测量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卷”;运用数理统计法处理与分析数据,其中采用描述性统计描述身体活动水平和同伴支持现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变量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索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1)学校、社区的同伴支持的总分分别为77.85±21.28、64.63±27.93分,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同伴支持得到高于社区同伴支持。在三级指标中,学校、社区同伴模范的得分最高(82.03±21.45、65.99±28.87),学校、社区同伴陪同得分其次(77.28±25.67、64.19±30.49),同伴鼓励(73.09±26.90、63.49±30.14)的得分最低。同伴支持得分在性别、学段、城郊及寄宿情况上具有统计学差异。(2)3大经济圈6城市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参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52.83±46.14min,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比例为35.98%。在性别、学段、城郊以及寄宿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男生(56.70±48.54min)高于女生(49.26±43.50min),城区(54.77±46.31min)高于郊区(50.87±45.89min),随着学段上升身体活动时间呈下降趋势,非寄宿学生(55.78±46.89min)高于寄宿学生(44.48±42.83min)。(3)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水平具有相关关系(r=0.155~0.192,p<0.01)。从三级指标各形式的同伴支持得分与每天MVPA的相关性来看,同伴陪同(r=0.187,p<0.01)>同伴模范(r=0.160~0.177,p<0.01)>同伴鼓励(r=0.139~0.155,p<0.01),学校和社区同伴支持在性别、学段、城郊以及寄宿情况方面的相关性表现出差异。结论:(1)现阶段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偏低,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比例不到四成。此外,女生、郊区、高中以及寄宿的儿童青少年在身体活动参与中处于弱势地位,身体活动水平亟需提高。(2)6城市的儿童青少年的同伴支持总体水平不高,学校同伴支持水平高于社区同伴支持水平,女生、高学段以及非寄宿生在同伴支持上处于弱势地位,同伴支持在性别、城郊、学段以及寄宿情况上具有显著差异。(3)同伴鼓励、同伴模范、同伴陪同与于身体活动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同伴支持水平越高,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越高,同伴陪同与身体活动的相关关系高于同伴模范和同伴鼓励。男生的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低于女生,在学段中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高中大于初中大于小学。学校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水平总体上高于社区,在性别和学段层面学校同伴的与身体活动的相关程度高于社区同伴,但郊区的社区同伴支持与身体活动相关程度高于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