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在社会交往、言语沟通、行为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障碍。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诊断中,共同注意一项就能筛选出80%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共同注意缺陷会严重影响其模仿能力、言语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共同注意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研究者们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的干预研究主要有行为主义取向干预方法与自然主义取向干预方法两大类。并且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取向的干预方法均对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行为有一定效果。本研究采用将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然情境下行为主义干预方法对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干预,探究本方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的干预效果。本研究样本为辽宁省大连市某培智学校两名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采用单一被试的A-B-A与跨被试跨行为实验设计。由研究者在培智学校内完成干预,通过研究者自编《共同注意半结构化测量方案》对两名被试干预前后的共同注意行为进行测量。采用视觉分析与C统计的方法对干预前后两名被试共同注意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自然情境下行为主义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共同注意。经过干预后,两名被试共同注意行为水平均出现显著提升。其中应答性共同注意的干预效果好于自发性共同注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低水平自发性共同注意的干预效果好于高水平自发性共同注意。第二,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级提示水平对于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具有一定效果。其中一级提示水平下的干预效果最佳,并且随着提示水平的下降,共同注意行为水平也出现下降。第三,干预效果受到被试个体差异性影响,具体表现为被试Y的低水平自发性共同注意的干预效果好于被试S。另外,研究者针对干预模式、干预方法和干预过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