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市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显著特征,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走势具有相当的调控力。监管部门的不独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不足以及政府目标的多元性是政策市形成的制度根源。政府通过调控证券市场的供需水平,改变交易规则等手段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势,以期实现自身的政策目标。但政策市带来的后果是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功能的丧失和市场风险的加剧,而且证券市场所能形成的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机制也因此失效。对于一个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政府,我们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探讨政府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实现的效用水平,由此从政府这样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对政策市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在建立的博弈模型中,我们首先从完全信息的博弈环境着手,讨论当市场投资者对政府的效用函数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政策博弈所能实现的均衡结果。在这样一种博弈环境下,政府调控市场获得的是负效用。而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承诺措施,限制自身的策略空间。在不完全信息政策博弈中,由于市场投资者无法准确把握政府的效用函数,调控证券市场有可能是政府的最优策略。但在多期博弈下,政府调控的时机除了取决于市场对政府类型的概率判断外,还取决于政府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而在贴现因子足够大,亦即政府的目光并不太短浅的情况下,调控证券市场未必能够给政府带来最大效用。对于近年来证券市场的最紧迫问题--国有股流通问题,我们通过对政府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发现,政府最优的流通方案与市场对国有股流通问题的敏感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增加国有股流通问题的透明度,降低市场对其敏感度,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由于行为效应对于市场投资者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的影响,因此在博弈模型中引入行为效应将使得博弈分析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性。在我们对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过程中,引入期望理论所提出的风险态度的不稳定性和主观概率对客观概率的系统性偏差这两种行为效应,以及市场中经常存在的过度反应效应,将可能使我们的分析对现实更具解释力。而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这些行为效应的引入,对于政府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实现的效用水平均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从证券市场政策博弈的分析不难发现,政府调控证券市场往往无法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对于政府来说,更明智的选择是将自己定位于市场监管者的角色。而在政府明确自身在证券市场应有的角色后,政府还应该在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市场可以对政府的行为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