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h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深刻影响着一国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最突出的宏观经济问题。面对国内持续上涨的物价水平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稳定物价成了我们当前经济研究的重大议题,系统深入研究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成因将更加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通胀治理。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现实,并以美国经济困难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为背景,将2010年初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和内部传导机制。首先对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进行回顾和综述,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通过建立静态回归模型,同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建立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揭示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具体原因复杂多样:既有货币供给过度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又有经济结构失衡的因素;既有需求过剩的因素,又有供给不足的影响;既有成本推动的国内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又有国际输入性传导因素影响。本文得到的结论是:货币因素和输入性因素是直接成因,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根本成因,而通胀预期是重要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扩大国内消费,实行科学优化的产业政策,防止过热的投资需求;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关注国际热钱流向,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防范资本途径的输入性通货膨胀;采取渐进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完善现有的结售汇制度;加强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其他文献
在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的不稳定性,而产业结构失衡是影响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
本文研究加勒比海离岸金融机构制度管理。随着全球化与金融业的发展,离岸金融机构不断地出现,加勒比海地区也不例外。自从20世纪50年代离岸金融业已经不断地发展起来,全球规模越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上。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将京津冀地区打造为新的增长极已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各个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