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脲多孔材料的酶固定及其应用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二乙烯三胺(DETA)为单体、以乙腈为溶剂,不使用任何致孔剂和稳定剂,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无需改性制备得到了聚脲多孔材料(PPU)。PPU的表面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采用压汞法和氮气吸附-脱附法(BET)对PPU的孔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PU产物颗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一。通过压汞法测得其孔径分布在30 nm~300?m之间,比表面积为36.4 m2/g,孔体积为4.2cm3/g。利用对硝基苯甲醛(NBA)法测得PPU表面的伯胺基含量为0.631 mmol/g。PPU经戊二醛(GA)改性后引入了醛基,醛基可以与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FL)上的胺基反应生成Schiff碱实现PFL在PPU载体上的固定。实验过程探讨了GA改性过程中GA浓度对PPU固定PFL的影响,考察了固定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酶溶液浓度对PFL分子在PPU上的固定量和固定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H值为8.0的缓冲溶液为反应介质,利用浓度为0.66 mol/L的GA溶液对PPU进行改性得到GA-PPU,当PFL浓度为2.6 g/L时,PFL在GA-PPU上的最大固定量为108.8 mg/g,采用棕榈酸对硝基苯酯(NPP)水解法测得固定酶的活性为253 U/mg。最后比较了固定酶和游离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活性及其二者的储存稳定性。结果显示,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固定酶比游离酶具有更好的活性和储存稳定性。以制得的固定酶作为(R,S)-1-苯乙醇与乙酸乙烯酯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分别考察了有机溶剂的种类、酶加入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和酰基供体对脂肪酶催化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固定酶在最佳拆分条件下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溶剂,以0.2 mg脂肪酶催化苯乙醇和乙酸乙烯酯在10°C下的酯交换反应,在获得较高光学纯度(eep>99.5%,E>200)的前提下,反应54 h,苯乙醇的转化率可达到49.3%。固定酶重复使用5次后,转化率降低至46.3%,酶的立体选择性未发生明显变化。酶催化酯交换反应会生成副产物乙醛,乙醛对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研究了乙醛浓度、在乙醛存在下反应溶剂和温度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醛后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到明显抑制。当乙醛浓度为0.025mol/L时,以正己烷为溶剂,40°C下利用固定酶催化(R,S)-1-苯乙醇与乙酸乙烯酯酯交换反应,此时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受到的抑制最小。
其他文献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Ionic liquid-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IL-DLLME)是指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剂的分散液相微萃取的方法。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靠近室温
桑树是蔷薇目(Rosales)、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落叶乔木,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功能。“栽桑养蚕”的传统模式,忽视了桑树良好的生态功能、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近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肌梗塞、脑中风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提高。溶栓是治疗血栓性疾病有效的手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