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研究染色体变异的有力工具。本研究基于本实验室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套#4(Oligonucleotide probe multiplex#4,ONPM#4)进行FISH分析,结合A基因组寡核苷酸探针开发,分析了人工合成小麦、小麦祖先种和小麦-百萨偃麦草异染色体系中染色体演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通过对栽培一粒小麦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6条寡核苷酸探针,发现这些序列在不同物种中信号数目、分布位置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利用小麦45S rDNA序列,设计了包含9条寡核苷酸探针的45S rDNA探针套,可以清晰区分小麦及粗山草随体染色体;研究还利用新开发的百萨偃麦草串联重复序列寡核苷酸探针BS-HC CL135-2,与前期开发探针结合,可以清晰区分不同节节麦染色体多态性,确定不同来源节节麦间1D~7D染色体。其次,利用ONPM#4对13份衍生自硬粒小麦Langdon和不同节节麦的人工合成小麦F8代植株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来源节节麦染色体间存在丰富多态性。共发现30种多态类型,其中2D、4D和6D均为5种,5D最多为6种,1D有4种,3D有3种,7D有2种。进一步对13个系301个F8单株(每个系分析5~40个单株)分析发现,49.17%的单株涉及染色体变异,但不同系间差异明显,变幅为8.33%~100%。对变异染色体分析表明,B基因组染色体变异频率最高(32.89%),其次为D(16.28%),A最小(15.95%);21条染色体而言,有20条涉及变异,其中1B变异频率最高(18.27%),从高到低依次为:4B(6.64%)、5A(5.98%)、1D=4D(5.65%)、4A(3.65%)、1A(3.32%)、7B(2.66%)、3D(1.99%)、5B=6B=2D(1.66%)、2A=6A=2B=3B=6D(1.00%)、3A(0.66%)、7A(0.33%)、5D(0.33%),而7D未发生明显变异。再者,利用ONPM#4对12个小麦近缘种和2个栽培品种进行分析发现,自然加倍形成的四倍体小麦AABB中,相比于原始的A基因组和S基因组,A和B基因组均发生了大量重复序列变化,两者不同程度的丰富了彼此信号,但在普通小麦第二次远缘杂交和加倍过程,A和B组染色体重复序列变化不大,而且新加入的D基因组染色体与祖先种节节麦相比差异亦不明显。最后,利用 ONPM#4 FISH 结合基因组 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将中国春-百萨偃麦草易位系T2JS-2BS·2BL回交转移进扬麦6号、烟农19和矮苏三等3个不同栽培品种,并获得农艺性状显著改良的9个小麦种质,T2JS-2BS·2BL的引入显著增加了株高和穗长并明显改善了种质穗发芽抗性,将矮苏三株高平均提高了 16.45cm,千粒重提高了 9.84g,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矮秆多穗抗穗发芽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