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具有杀虫、杀菌、抗肿瘤、免疫抑制剂等生物活性,以苯并呋喃环为母体或活性基团与其他活性基团拼接来获取高活性化合物,是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研究的重要方向。噻唑杂环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等,药效高,内吸性好。席夫碱和腙类化合物因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强配位能力,在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杀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采用分子合理设计和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将噻唑环、席夫碱和腙的结构引入到苯并呋喃环类化合物的分子中,有望得到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化合物。设计合成25种4-(7-烷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苄亚氨基噻唑。以1-(7-烷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烷基酮为原料,经溴代、与硫脲环合、氨水中和得到4-(7-烷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氨基噻唑,再与水杨醛及其衍生物或苯甲醛衍生物亚胺化得到含有苯并呋喃环、噻唑环、席夫碱结构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MS、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设计合成14种2-(2-苄亚肼基)-4-(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噻唑。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与氨基硫脲缩合生成取代苄亚肼基硫代酰胺,再与2-溴-1-(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乙酮反应成噻唑环得到含有苯并呋喃环、噻唑环、腙类结构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进行结构表征。合成的4-(7-烷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苄亚氨基噻唑经过高通量活性筛选后,再进行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普筛。对化合物3f~3h、3n~3o进行杀虫活性测试:在浓度为500mg/L时,化合物3f和3n对棉红蜘蛛有较好的活性,死亡率分别为53.10%和67.71%;化合物3对粘虫和蚕豆蚜的杀虫活性较弱。对化合物3d~3f、3p~3q进行杀菌活性测试:在浓度为25mg/L时,化合物3e、3f和3p对油菜菌核病菌有较好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1.7%、57.9%和59.8%;化合物3d、3e、3f对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较弱;化合物3对稻纹枯病菌和小麦白粉病菌没有活性。对化合物3q进行除草活性测试:在浓度为2250g ai/ha时,3q对苘麻、刺苋、藜的抑制率分别为40%、50%和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