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依托咪酯用于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无痛苦胃镜检查的逐渐开展,所涉及到的病人病情和全身情况不断复杂化,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在满足胃镜检查的前提下,把病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要求麻醉医师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药物和方法,要求可供选择的麻醉药不能太单一。目前国内外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常常单一选用异丙酚,而有关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研究很少。虽然异丙酚麻醉作用起效时间快,麻醉恢复时间很短,符合内镜检查的要求,但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由于乳化依托咪酯对交感神经系统和对压力感受器的功能没有影响而易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同时对呼吸系统也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快速起效、快速恢复的特性,因而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有其突出优点。本研究拟在不使用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不使用微量输注泵以及在口服局麻药的前提下,比较乳化乙托咪酯和异丙酚应用于无痛苦胃镜的优缺点;探索对无痛苦胃镜检查患者更加安全有效、苏醒迅速、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398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芬太尼和异丙酚组(PF组,99例)、芬太尼和乳化乙托咪酯组(EF组,100例)、异丙酚和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组(PFM组,100例)以及乳化乙托咪酯和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组(EFM组,99例)。PF、EF组的芬太尼浓度10ug/ml,PMF、EMF组每毫升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含有芬太尼10ug和咪唑安定0.2mg。开始胃镜检查前5分钟,口服胃镜润滑胶浆10ml(含利多卡因0.2g)。患者左侧卧位于手术床上并通过简易呼吸囊面罩供氧(10L/min)1-2分钟,致SPO2接近100%,双盲法5秒内静注芬太尼或芬太尼—咪唑安定混合液(0.1ml/kg),接着静脉缓注异丙酚(1ml/6秒)或乳化依托咪酯,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术中视患者情况追加少量依托咪酯或异丙酚直至检查结束,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面罩吸氧,以确保患者的氧供。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分析。VAS评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PFM、EFM组苏醒时间较PF、EF组长(P<0.05);其中PF组苏醒时间较EF、PFM、EFM组均短(P<0.05)。PF、PFM组的术中最低BP较EF、EFM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EF、EF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M组术中最低SPO2较PF、EF、EFM组显著降低(P<0.05),但PF、EF、EFM组间的术中最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之间的术中最低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阵挛的发生率EF、EFM组较PF、PFM组显著增加(P<0.05),其中EF组较EFM组高(P<0.05);但PF、PFM组的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低血压及注射部位痛的发生率较EF、EFM组均显著增加(P<0.05),EFM组低血压的发生率较EF组高(P<0.05);PF、PFM组使用麻黄素的人数较EF、EFM组显著增加(P<0.05)。内镜医师的VAS评分四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麻醉医师的VAS评分EF、EFM组较PF、PFM组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EF、EFM组较PF、PFM组显著增加(P<0.05),其中EF组较EFM组高(P<0.05)。)。内镜医师的VAS评分四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而麻醉医师的VAS评分EF、EFM组较PF、PFM组高(P<0.05)。结论与异丙酚相比,乳化乙托咪脂用于无痛苦胃镜检查,其呼吸循环更加平稳,低血压、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注射部位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但是,必须重视乳化乙托咪脂可能引起的肌阵挛、恶心呕吐及头晕,复合咪唑安定可以减少肌阵挛、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Ⅲ型前列腺炎大鼠血-前列腺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探讨大鼠血-前列腺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数量与Ⅲ型前列腺炎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脑氧代谢紊乱的程度可揭示颅脑损伤的伤情及预后的优劣,是近年来是神经外科研究的热点指标,关于影响脑氧的因素有许多,颅内压和血
目的:定量分析左室大小,形状及功能对于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断、疗效评价及其预后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传统超声对左心室重构观察的指标多是左心室大小和心肌质量,
目的:评价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可行性、安全性和途径,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基础研究:(1)SD大鼠经腹腔注射阿霉素(2mg/Kg/周×
本文对3D-M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M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
目的: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及多聚左旋赖氨酸复合体(SPIO-PLL)标记诱导后的大鼠胰岛素分泌细胞,测定生物学活性,应用1.5T MR仪进行体外细胞群成像,并移植入正常大鼠脾脏,进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