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全面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小康程度的提高并没有惠及千家万户,收入分配差距仍普遍存在,城乡收入差距比一直保持在3倍左右,这与我们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相去甚远。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0227元和10543元,两者之比由1978年的2.13:1扩大到2.87:1。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均等地分配给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改善。因此,政府必须对居民收入进行有效调节,避免出现“不公平的增长”,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从财政学的角度来看,税收、社会保障、养老金与转移支付等都是调节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但这些手段都是“病后治疗法”,并没有达到提前预防、治标治本的效果。要想缩小收入差距,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低收入家庭获得收入的能力。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改变个人之间的禀赋差异,教育投入将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能极大地提高个人收入能力。因此,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的投入主体,能直接减轻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目前广东二元经济中存在的贫富悬殊是否与公共教育投入规模存在必然联系?什么样的公共教育投入政策才能有效改善广东省城乡收入分配问题?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因此,本文在现有关于公共教育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的财政教育支出与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别从全省和区分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两个不同空间层面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充分考虑地区间教育投入的溢出效应,旨在发现公共教育投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增加公共教育支出能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种积极效应在珠三角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公共教育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得到了证实,且非珠三角地区受惠更多。文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拓展经费来源、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明确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责任,发展高等教育、完善招生和资助机制,推广农村职业培训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