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qcd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表颗粒物作为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作用下颗粒物富集的重金属会发生迁移,进入城市水体,从而恶化水环境。但目前国内对颗粒物重金属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在城市地表颗粒物的重金属污染负荷,实际降雨冲刷作用下颗粒物所含重金属的释放程度,以及颗粒物对径流雨水重金属污染负荷的贡献等方面缺乏研究。本文以北京市的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Cu,Zn,Pb和Cd)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方面研究的现状后,分析了城市地表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探讨了城市地表颗粒物粒径组成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各粒级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并运用Tessier法研究不同粒径城市地表颗粒的重金属形态赋存特征,采用不同方法评价城市地表颗粒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和生物有效性。最后通过探究降雨前后城市地表颗粒物的重金属迁移规律,定量分析了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负荷对城市雨水的贡献。通过上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地表颗粒物的组成以中小粒径为主,粒径<300μm的占70%左右。外界风力作用、车流量、周围建筑施工行为、雨前干燥期是影响颗粒组成的重要因素。此外,道路材质、粗糙程度直接影响颗粒物的累积程度。(2)随着城市地表颗粒物粒径的逐渐增加,所含的重金属浓度则会逐渐下降。粒径<300μm的城市地表颗粒物,其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最高。对于该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其Cu、Zn、Cd、Pb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4.7%、55.5%、71.3%、56.6%。各形态重金属在城市地表颗粒物中的赋存比例均不相同,其中:Cu主要赋存形态为有机结合态;Zn主要为碳酸盐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对于Pb,其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的比例较高;而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最高。同时Pb和Zn的形态赋存特性具有一定的“粒径效应”:随着城市地表颗粒物粒径的上升,非残渣态含量所占比例的总和则呈下降趋势。(3)地表颗粒物的Cu、Cd和Pb含量均明显比北京市土壤的重金属背景值高,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Cd、Pb。通过地累积指数法,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均为:Cd>Pb>Cu>Zn。城市地表颗粒物各种重金属来源主要为城市交通活动,而煤炭燃烧也是Pb主要的来源之一。(4)实际径流冲刷作用下,颗粒物重金属的释放能力依次为:Cd>Pb≈Cu>Zn。径流雨水中四种金属污染负荷的增量占颗粒物重金属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依次为:Cu:0.72-22.21%,Zn:4.05-15.61%,Pb:0.71-16.83%,Cd:2.07-35.16%。平均降雨强度和雨前干燥期的比值(di)与地表颗粒物重金属的污染负荷贡献率高度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凝集法对患儿的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组的85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有174例患儿的肺
文章阐述了通过在胜利油田利津污水站工艺流程中增设一次除油罐、双滤料过滤器、精细过滤器,改造混凝沉降罐,并采用分别供水等措施,解决了污水站处理的污水因来源发生变化,污
研究了石蜡油对过氧化物硫化及硫黄硫化EPDM交联密度的影响。采用无转子硫化仪MDR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硫化体系得到的硫化胶交联密度随着石蜡油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过氧化物硫化
目的探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在孕中期引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利凡诺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凡诺配伍米非
目的: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因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创,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解羌族聚居地幼儿体适能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而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高校基础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最有效方法,课堂教学语言转换是搞好马克思主义
以无纺布纤维为材料,利用多孔介质结构脱除颗粒物。试验研究表观风速对过滤效率的影响,不同填充率下过滤面积和风速对压损的影响,不同填充率下风速对速度损失率的影响,分析多
郊区是城市化扩张的首选地,而城市郊区又是城郊型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载体,所以城市化的推进对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把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总
辽河地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的河流保护区,但由于近年来人类经济开发建设等活动的影响,辽河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河岸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
<正> 青霉素的付作用主要是变态反应,受治疗的患者约1—10%可能发生。反应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发生的机理不尽相同。近二十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青霉素的研究,弄清了有关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