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学生游泳培训供需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的体育中考改革中,市教委正式将游泳项目增加到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测试中。在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学生个体都开始重视游泳的学习,游泳培训的需求市场也水涨船高,如何开展满足上海中考学生切实需求的游泳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培训需求三要素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上海市中考学生参与游泳培训的供给现状和需求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相关体育培训经营主体的业务运营提供对策及建议,从而完善、充实体育服务业中体育培训的相关理论研究,满足上海中考学生提升游泳水平、提高中考体育成绩的实际需要,扩大培训市场,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目前上海市区内11个区的23所游泳培训经营方、11所初中学校教师、以及11所初中学校的603位学生、家长进行调研,对中考游泳培训供给、需求两方面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市中考学生游泳培训需求的产生背景主要有: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育政策法规中产生的任务需求背景;学校及中考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组织需求背景;中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个人需求背景。第二,上海市中考学生游泳培训的经营主体主要有公共体育场馆及私有性质的培训机构两类;大多经营方每年考试类的游泳培训招生在50人以下;在场地设施方面基本都能提供室内游泳池;目前一期中考游泳培训定价平均在950元左右;参与中考游泳培训的教练员主要是来自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兼职;网络媒体和发放宣传单页是培训宣传的主要渠道;超过半数的经营方对培训后成绩进行测量。第三,高达78.72%的被调查者对中考游泳培训有所需求;学生和家长选择的经营主体更倾向于公共体育场馆和游泳培训机构;对培训场地及设施需求占前三位的是:室内游泳池、温水游泳池、防滑地面;家长所能承受的中考游泳培训价格平均在550元左右;具备正规游泳教练员证书资格和丰富的游泳教学经验的教练员是学生和家长的首选;最受家长认可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服务是对学生定期考核并向家长反馈成绩,及教课时可以进行旁观。第四,目前上海市中考游泳培训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有:供需严重脱节,供不应求;运营主体市场运作不力;游泳培训市场未细分,营销手段保守单一;课程定价高出市场需求承受力;教练员上岗资格不严,素质参差不齐;监管渠道缺乏,售后服务不完善。第五,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考游泳培训市场的对策有:培训经营方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细分游泳培训市场;体育场馆与培训机构可通过业务外包等形式建立互惠合作;创新培训模式及营销渠道;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降低运营成本;规范教练员上岗标准,建立教练员上岗制度;建立培训监管系统,完善售后服务机制。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指标设计缪青,陈孟平,龚明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层面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面临的风险将增大。社会安全网的发展和运行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
目的:探索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攻击性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和心理工作者对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与干预提供客观依据。另外,本研究将从网络游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渐深入,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摆脱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利用自身特有的科研技术优势,向市场经营模式转变。这客观上要求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必须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初中生受心理虐待和忽视的现状,探讨心理虐待和忽视、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164
<正>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
期刊
文章根据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提出自动扶梯有载向下运行的制停距离和减速度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针对扶梯制停的原因讨论了
在调查了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观光农业园的功能和特点,将北京市的观光农业园主要分为观光采摘农园、农业科技园、休闲观光农园,并针对各观光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建立社区体制是我国在城市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上的一种理性选择。要推进温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
WorldCat以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为目标,结合社会化网络环境的特点和用户的变化,在信息组织领域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文章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其信息组织的创新策略:打造"网络规模
亨廷顿的代表作之一《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自面世以来,引起了广泛的评论。再读该书后,进一步梳理了主要内容以及国内的评论,得出在知识是生产力的时代中,发展是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