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樨草素(Luteolin)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菊花、忍冬花、紫苏叶等天然药物中。研究表明木樨草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并不清楚。本论文研究木樨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代谢特征,为含有木樨草素的中药材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大鼠生物样品中木樨草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以山奈素为内标,建立测定生物样品中木樨草素的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柱采用NucleodurC18(250mm×4.6mm,5μm,德国Macherey—Nagel公司);以甲醇:0.2%磷酸溶液(50:5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该法的线性范围0.02~50μg/mL,定量下限为0.02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80.2%磷酸溶液(50:5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该法的线性范围0.02~50μg/mL,定量下限为0.02μ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8.9%和10.2%,生物样品中原形及总木樨草素的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3.7%~110.9%。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于分析生物样品中木樨草素的浓度。
第二部分木樨草素的生物利用度及其首过代谢效应
本部分研究了木樨草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代谢和排泄行为。灌胃给予大鼠木樨草素(10mg/kg)后,大鼠血浆中木樨草素以原形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存在。原形木樨草素的生物利用度为29.10%;以结合型木樨草素计算,则为50.14%;总木樨草素的生物利用度为44.89%。原形与结合型木樨草素的Tmax分别为(0.10±0.04)h、(0.45±0.33)h,Cmax分别为(1.23±0.54)μg/mL、(1.80±0.86)μg/mL,AUC0-24分别为(0.71±0.20)μg.h/mL、(3.71±1.23)μg.h/mL。首过代谢可能是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木樨草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采用常规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等方法研究木樨草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证实了木樨草素在大鼠体内主要代谢物有原型木樨草素、木樨草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及其甲基化代谢产物香叶木素,其中首次发现木樨草素在体内甲基化代谢生成香叶木素。
第四部分木樨草素的胆汁排泄和肠肝循环
本部分实验进一步探讨木樨草素的胆汁排泄及肠肝循环特征。给大鼠静脉注射10mg/kg木樨草素后,木樨草素及其Ⅱ相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木樨草素的24h累积胆汁排泄百分率分别为0.03%和14.42%。胆汁排泄是木樨草素Ⅱ相代谢结合物的一个排泄途径,但所占比例不高。
研究表明,经胆汁排泄的结合型木樨草素可经肠道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但药时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的双峰。结合型木樨草素的重吸收百分率为40.4%,总木樨草素的重吸收百分率为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