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实施以来,体操文化,作为优秀的体育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体操教学也没有获得推广普及的契机,反观在中J小学乃至高校的体育课程中,新兴体育项目遍地开花,体操教学境况颇窘。21世纪对青少年学生的高素质要求和当前国内学生的赢弱体质相互矛盾并趋于激化,由此国家在大力倡导全面健身,强制实施体能考试的同时,对体育教学及科研提出了要求。对器械体操器械原始功能进行研究是出于对体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渴望,期望能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依据,为中小学体操教学创造改革的动力,为相关器械的功能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本次研究对器械体操运动的普及发展以及指导大众进行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器械体操器械的发展衍变、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以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器械体操基本动作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方面寻求专家支持和资料考证,对器械体操器械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得出结论如下:(1)器械体操器械具有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的显性正向功能。娱乐功能和健身功能作为器械体操器械出现和存在的第一动力,其客观结果与主体目的相符合,对参与器械运动的人群具有符合人类价值取向的良好影响和作用。(2)器械体操器械具有医疗保健、意志力培养和生活实际应用的隐性正向功能。人们在参与器械体操运动的同时不自觉地将生活中的点滴和感悟与器械相结合,使得器械具有了辅助生活的功效,同时器械体操器械的练习具有人们所陌生的医疗保健功能以及意志力培养功能,这些结果在器械体操器械的策划和发展中属于意外所得,未得到充分开发和拓展但对练习者身体发展和器械休操运动发扬具有有利影响和作用。(3)器械体操器械具有与当今社会价值观相背离的负向功能。当代对青少年学生的“保护”过于苛刻,不允许任何具有危险隐患的事情接近他们。而恰好具有相对专业性和挑战性的器械体操运动被盖上了“危险”的戳。而危险的来源在于健身误区和心理阴影。(4)器械体操器械功能的关系需要辩证看待。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取决与人们的价值取向,负向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人为控制,使其最小化。器械体操器械的隐性功能有待拓展和开发,将隐性正向功能显性化是教育工作者和体操工作者的使命。器械体操器械的宏观功能与微观功能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