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血管移植手术。目前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大口径人工血管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小口径人工血管(≦5mm)由于血栓、内膜增生等问题,仍然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内部联通网络空洞,利于细胞附着和渗透,且能过材料的选择来调节支架的力学性能,因此非常适合小孔径人工血管的构建。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己内酯(PCL)、明胶(GT)和聚乙烯醇(PVA)混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PCL/GT和PCL/GT:PVA混合纤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两种纤维支架均一稳定,没有串珠或粘连现象。将纤维支架浸入37℃的PBS中一夜后发现,PCL/GT:PVA支架纤维直径的改变率较高,这是由于PVA的快速溶解,使得平均直径变小,由此可知PCL/GT:PVA支架植入体内后,可以通过PVA纤维丝的快速溶解和降解提高人工血管孔隙率。但PVA的加入,支架材料的力学能变差,但仍略高于大部分天然血管。2:通过化学键方法将肝素结合到明胶之上,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肝素的成功结合。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发现,肝素化之后的纤维支架抗凝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且证实了引入适量PVA会更好的提高材料的抗凝血能力。通过MTT法,证明了两种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但由于PCL/GT:PVA=3:1支架中PVA的快速溶解,增加了支架的孔隙率,因此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3:通过将两种人工血管植入实验鼠皮下,来测试组织相容性的细胞渗透能力。植入体内后,小鼠没有炎症或者其它不良发应发生,证明两种人工血管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分别在3周和8周的时候将人工血管取出,切片后进行H&E和DAPI染色后发现,在第三周时两种支架吸附和渗透的的细胞数量几乎相同,但在第8周的时候PCL/GT:PVA=3:1人工血管的细胞渗透深度已经达到300微米,而PCL/GT仅仅渗透了100微米,证明了PVA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人工血管的细胞的渗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