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NACT)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NACT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探讨TP方案对宫颈鳞癌的治疗意义。
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年龄为29~65岁,中位年龄46岁,kamofsky评分>70。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Ιb2期10例,Ⅱa期13例,Ⅱb期8例;病理分级:高、中分化癌18例,低分化13例。宫颈局部肿瘤直径4~7cm,辅助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无明显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同期的Ιb2~Ⅱb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7~70岁,中位年龄48岁,包括Ιb2期8例,Ⅱa期12例,Ⅱb期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期别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先行TP方案静脉化疗,化疗1~2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直接手术或放疗。首先观察研究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化疗副反应及影响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病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其次选取两组化疗前宫颈活检及手术后的组织蜡块,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CNA及Survivin在宫颈鳞癌化疗前后的表达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T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77.4%,近期疗效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P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造血系统的抑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患者均能耐受化疗。PCNA及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的病理分级其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与无效患者化疗前其PCNA和Survivin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有效者NACT后PCNA值和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无效者NACT前后PCNA值和Survivin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T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盆腔淋巴转移率,缩小局部肿块,提高手术切除率。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在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CNA及Survivin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化疗有效患者PCNA及Survivin的表达比化疗前明显降低,表明新辅助化疗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并增加了细胞凋亡,PCNA和Survivin可能成为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