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西译界,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偏向于借住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另一门学科的角度审视翻译学,对翻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翻译活动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后,又经历着一次新的变革—翻译的生态转向。2001年,胡庚申教授第一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把“翻译研究派”的跨学科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來研究翻译,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它的理论基础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本文试以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研究吕瑞兰、李长生两位学者翻译《寂静的春天》的过程。此书是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经典生态文学作品。通过《寂静的春天》她提出要停止滥用杀虫剂,更重要的是,她唤起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普通成员。无论植物、动物、山川、河流,它们都有生存权,都有其固有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不会随着人类的意愿而改变的。人类应该从征服自然的欲望中摆脱出来,以这种观点看待地球,从而理解和尊重自然。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等概念的梳理和分析研究,确定了生态翻译学对《寂静的春天》译本的解释的可能性。本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文,从译者自身内部适应、译者对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译者自身能力的选择等角度,对译例进行分析,为理解译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发现,吕瑞兰、李长生的译本是两位译者积极适应所处的“翻译生态坏境”的产物,并在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进行了适应性选择,他们的译本《寂静的春天》能为中国读者所认可。该论文选择的中文译本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简体中文版《寂静的春天》。全文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是概述部分,作者首先对由生态翻译学理论而产生的各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状况;本篇论文的研究;研究方法及整篇论文的结构。接下来的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以及最后一章节为本文的总结。第一章是对《寂静的春天》这部小说的介绍。分别对原文本的作者以及小说的内容进行了背景介绍,并总结概括了原文与译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译者翻译《寂静的春天》的初衷及过程。第二章对本篇论文所采用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进行介绍。指明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翻译原则以及多维的翻译方法都进行了说明。第三章运用生态翻译学的选择性适应翻译方法对《寂静的春天》的中译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四章指出在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个维度,译者是如何运用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该章分为三个部分,从原著和译著中例举大量的例子从每个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生态翻译学是如何指导译者进行翻译实践的。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该理论的研究局限和研究前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当然,对于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国内学者中有颇多争议。而本论文作者只是本着百家争鸣的学术态度,试用该理论来阐释吕瑞兰和李长生两位学者是如何应用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寂静的春天》,以此同时,唤起中国读者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意识。